[发明专利]一种汽车涂装电泳废水预处理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79244.3 | 申请日: | 2019-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795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赵岩;谢小琛;孟得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2 | 分类号: | C02F9/12;C02F101/10;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万慧达律师事务所 11111 | 代理人: | 张一帆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沉淀槽 电泳 反应单元 废水预处理系统 污泥排放口 液体排放口 二级反应 供料单元 过滤单元 汽车涂装 一级反应 依次连通 二次混凝沉淀 污泥处理装置 竖流沉淀池 斜板沉淀池 沉淀分离 二级沉淀 混凝过程 技术处理 系统操作 斜板沉淀 运行稳定 工艺流程 电泳液 反应槽 内置 连通 串联 废水 排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涂装电泳废水预处理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供料单元、反应单元、过滤单元和PH调整单元;供料单元内置含有电泳液的废水;反应单元包括依次连通的电泳反应槽和沉淀槽,沉淀槽包括液体排放口和污泥排放口,液体排放口与过滤单元连通,污泥排放口处设有污泥处理装置;反应单元有两个,分别为串联的一级反应单元和二级反应单元,一级反应单元中的沉淀槽为竖流沉淀槽,二级反应单元中的沉淀槽为斜板沉淀槽。方法为采用二次混凝沉淀技术处理,在一级沉淀分离中采用竖流沉淀池,二级沉淀分离中采用斜板沉淀池,精确控制混凝过程。本发明的系统操作方便,运行稳定,工艺流程简单,排水COD浓度可低至1000mg/L。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涂装电泳废水预处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及其零部件的涂装是汽车制造过程中产生废水排放最多的环节之一。涂装废水含有树脂、表面活性剂、重金属离子,Oil、PO43-、油漆、颜料、有机溶剂等污染物,涂装废水主要来自于预脱脂、脱脂、表调、磷化、钝化等车身前处理工序以及阴极电泳工序和中涂、喷面漆工序。其中汽车涂装电泳废水主要来自于零部件生产工序排放的磷化、电泳废水,主要污染物含有树脂、表面活性剂、重金属离子,Oil、PO43-、油漆、颜料、有机溶剂等污染物,CODCr值高,直接进入生化系统可杀死微生物,降低生化系统处理的效果,若不妥善处理,还会对环境产生严重污染。
传统的处理方法是直接对混合废水进行混凝处理,该工艺为常规成熟工艺路线,具有能耗低、运行费用适中、投资少的特点。但治理效果不理想,出水水质不稳定,较难达到排放标准。特别是其中的喷漆废水,含有大量溶于水但无法彻底处理的有机溶剂,直接采用混凝法处理后的清水中仍会含有造成水体富营养的物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所述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汽车涂装电泳废水预处理系统及方法,该系统操作方便,运行稳定,该方法工艺流程简单,排水COD浓度可低至1000mg/L,与生活水混合生化处理后,能稳定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涂装电泳废水预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供料单元、反应单元、过滤单元和PH调整单元;
所述供料单元用以接收和容纳含有电泳液的废水;
所述反应单元包括依次连通的电泳反应槽和沉淀槽,所述沉淀槽包括液体排放口和污泥排放口,所述液体排放口与所述过滤单元相连通,所述污泥排放口处设有污泥处理装置;
其中,所述反应单元有两个,分别为依次串联的一级反应单元和二级反应单元,所述一级反应单元中的沉淀槽为竖流沉淀槽,所述二级反应单元中的沉淀槽为斜板沉淀槽。
优选地:所述供料单元包括并联设置的电泳浓液槽和电泳废水槽,所述电泳浓液槽内注有泄漏的电泳液,所述电泳废水槽内注有电泳区内产生的冲洗液。
优选地:所述反应槽内设有四级反应区,每级所述反应区内依次设有NaOH、石灰乳、混凝剂、阴离子聚丙烯酰胺。
进一步地:所述混凝剂为聚合氯化铝。
进一步地:每级所述反应区内均设有搅拌器。
优选地:所述污泥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物化污泥槽和板框过滤机。
一种汽车涂装电泳废水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含电泳液的废水依次进行一级混凝反应和一级沉淀分离,得到一级滤液和一级泥浆;再将所述一级滤液进行二级混凝反应和二级沉淀分离,得到二级滤液和二级泥浆;
(2)对所述二级滤液进行过滤,并调整液体的PH值,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792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