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离合器扭矩传递特性自适应优化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79691.9 | 申请日: | 2019-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922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刘拂晓;李育;马龙飞;高晶;田维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48/06 | 分类号: | F16D48/06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31201 | 代理人: | 王毓理;王锡麟 |
地址: | 20180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合器 扭矩 传递 特性 自适应 优化 控制 方法 | ||
一种离合器扭矩传递特性自适应优化控制方法,通过实时检测离合器工况并判断当离合器扭矩传递特性曲线满足自适应采点的激活条件且离合器满足预设工况条件时进行采点计算,得到基于离合器全位置段划分出的多个位置段的参考采样点,同时计算这些参考采样点的离合器实际传递的扭矩值;当测试点满足自适应激活条件时,进行测试点的位置计算得到可以使离合器扭矩特性函数算得最优扭矩值的参数值,并通过自适应算法,得到基于自适应策略的离合器扭矩传递函数并用于对离合器扭矩传递特性进行控制。本发明能够准确识别扭矩图曲线并适应到采样点当中,且奇偶数轴离合器的“实际”传递扭矩曲线较为收敛,证明了文章所述的方法的正确性与可行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汽车自动变速器换挡控制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离合器扭矩传递特性自适应优化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双离合自动变速器是在自动手动变速器的基础上增加了离合器,两个离合器分别对应奇偶挡位。在换挡时,目标挡位可以预先挂档,然后通过两个离合器的交互及发动机转矩与转速挡位控制实现无动力无冲击的换挡。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具有传动效率高、换挡品质优良且成本适中的优点。此外,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控制技术能够从自动手动变速器控制技术上接续发展。在离合器扭矩交接过程中,两个离合器的扭矩并不能直接测得,而是需要通过压力传感器或位置传感器进行间接测量,因此离合器的压力或位置关系便作为离合器扭矩交接过程扭矩的参考,若离合器扭矩传递特性不准确,则会降低换挡品质,反之,则会对换挡品质的提升起到重大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出一种离合器扭矩传递特性自适应优化控制方法,能够准确识别扭矩图曲线并适应到采样点当中,且奇偶数轴离合器的“实际”传递扭矩曲线较为收敛,证明了文章所述的方法的正确性与可行性。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通过实时检测离合器工况并判断当离合器扭矩传递特性曲线满足自适应采点的激活条件且离合器满足预设工况条件时进行采点计算,得到基于离合器全位置段划分出的多个位置段的参考采样点,同时计算这些参考采样点的离合器实际传递的扭矩值;当测试点满足自适应激活条件时,进行测试点的位置计算得到可以使离合器扭矩特性函数算得最优扭矩值的参数值,并通过自适应算法,得到基于自适应策略的离合器扭矩传递函数并用于对离合器扭矩传递特性进行控制。
所述的离合器工况包括:发动机转速、输入轴转速、离合器位置、离合器工作温度。
所述的离合器扭矩传递特性曲线是指:基于离合器扭矩特性函数和实际采样扭矩值的最小二乘误差构成的目标函数,采用Levenberg-Marquardt最小二乘算法获得使目标函数为最小值的离合器扭矩传递函数的参数值并计算得到离合器扭矩传递特性曲线,其中扭矩传递特性的显性方程为其中:T为离合器传递扭矩,最优扭矩值的参数值包括:p1为离合器扭矩传递曲线能够达到的最大扭矩增长率,P2为离合器的测试点,P3、P4和P5为影响离合器传递扭矩曲线的形状系数,P3+P5为扭矩传递曲线增长率的变化率的最大值,P4为修正系数。
所述的离合器扭矩特性函数即扭矩传递特性的显性方程的简写函数:T=f(u,p1,p2,p3,p4,p5);离合器扭矩特性函数和实际采样扭矩值Ti的最小二乘误差为:Si=(f(ui,p1,p2,p3,p4,p5)-Ti)2;所述的目标函数为:
所述的最大扭矩增长率,在干式离合器中为极限值;在湿式离合器中为线性增长点以上的曲线斜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796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检测装置和方法
- 下一篇: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