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SOC控制算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80482.6 | 申请日: | 2019-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845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周凯璇;周辉;罗小云;张佳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腾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87 | 分类号: | G01R31/387;G01R31/36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4100 江西省上***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时数 修正 标称容量 控制算法 电池SOC 安时法 充满电状态 充电状态 一次比较 最大电压 充满电 累加 放电 预测 记录 算法 相加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SOC控制算法,包括先通过安时法进行预测和对安时法进行修正;本算法做了安时积分以及充满电的一个修正,即充、放电时安时积分10ms累加一次;将当前安时数与标称容量做一次比较修正,将修正后结果与安时积分的值相加得当前安时数,当前安时数与标称容量的比值为最初的SOC;充满电状态下修正SOC,得到修正后的SOC;如果当前安时数与底层上次记录值差值超过设定阀值,底层记录新的当前安时数,如果SOC大于或等于100%,或最大电压大于设定值,并且在充电状态下,修正当前安时数为顶端安时数,大大提高了预测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剩余算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SOC控制算法。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BMS系统是电动汽车的关键部件,具有实时反应电池状态参数、优化电池输出配置、增加电池使用寿命和提高电池工作安全性等重要作用。BMS系统一般都拥有下述的功能:单体电池单元的充放电控制,串联电池组总电压的测量,充放电电流的测量,单体电池温度和电池箱内温度的测量,电池组荷电状态(SOC值)的估算,单体电池之间电压均衡,以及实现与汽车主控系统之间信息交换通信功能。
SOC定义是电池剩余可使用的容量与电池额定容量的比值,电池额定容量是指电池新单体的容量,而不是指电池能充进去的最大容量,因为随着电池的老化,电池的容量也会缩减,同时电池容量也受温度和放电速率的影响,例如,寿命将要终止的电池容量是额定容量的80%,即使电池被完全充满,SOC最多达到80%,精确的SOC预测必须考虑电池老化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这种SOC估算方法的优点是计算简单,程序容易编制,应用方便,实现成本低廉,可以在线实时测量电池SOC值,目前在简单工况场合应用很广泛,但是这种方法也存在明显缺点,由于电池额定容量C受到温度和放电电流I的影响,故而这种方法只适用于环境温度稳定、放电电流基本恒定的场合;并且电流的测量误差会随着时间不断累积,最终出现偏差,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电池SOC控制算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电池SOC控制算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SOC控制算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先通过安时法进行预测;
S2、对安时法进行修正。
优选的,在S1中,安时法预测原理为:电池安时法是基于电流积分的方法,这种方法需要BMS实时监测电池充电或放电电流,采用电流霍尔传感器测量电流,安时法是根据电量定律得到的,设电池满充状态下电量为Qm,完全放电后电池电量为零,则有SOC=(Qm-integrate(i))/Qm ,这种计算方式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是由于电池放电的特殊性,不同放电比率状态下Qm的值不同, 在大电流放电时候,电池电压下降到电池工作截止电压以下,但显示的SOC计算值大于零,而在小电流放电时,电池的SOC计算值减小到为零时电池还能工作,同时由于电池的自放电与存放时间和温度有很大关系,电池的自放电率和充放电效率的影响,其测量结果还是很不理想。
优选的,在S2中,对安时法进行修正的方法为:对安时积分以及充满电的一个修正, 充、放电时安时积分10ms累加一次,将当前安时数与标称容量做一次比较修正,将修正后结果与安时积分的值相加得当前安时数,当前安时数与标称容量的比值为最初的SOC,充满电状态下修正SOC,得到修正后的SOC;
如果当前安时数与底层上次记录值差值超过设定阀值,底层记录新的当前安时数,如果SOC大于或等于100%,或最大电压大于设定值,并且在充电状态下,修正当前安时数为顶端安时数。
优选的,在S1中,由于采用安时法计算的电池SOC可保证短期内工作的SOC精度,但对长时间工作的电池具有较大的累积误差,在S2中,在对安时法进行修正时,需要对长时间工作的电池具有较大的累积误差进行修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腾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汉腾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804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