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鲜竹为原料活性法制造造纸用纸浆的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81008.5 | 申请日: | 2019-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115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8 |
发明(设计)人: | 樊士英;樊旭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樊士英 |
主分类号: | D21C5/00 | 分类号: | D21C5/00;D21H1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龙涛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南开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碾压 竹浆 分级 挤压 二次过滤 活性法 竹纤维 初滤 鲜竹 造纸 二次挤压 加热搅拌 快速分离 物理过滤 一次过滤 逐渐增大 超高压 碾压力 生物酶 氨基酸 搓丝 低碳 黄酮 木素 原竹 竹片 软化 纸浆 蛋白质 制造 节能 环保 | ||
1.一种以鲜竹为原料活性法制造造纸用竹浆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切竹:将新鲜竹材清洗、切断后得到竹段;
(2)分片:将竹段进行分片得到竹片;
(3)超高压分级碾压:将竹片放置于碾压滚中分级碾压,所述分级碾压包括四至六级碾压,各级的碾压力逐渐增大;
(4)搓丝:将超高压分级碾压得到的竹纤维束放置于搓丝机中进行搓丝;
(5)一次过滤挤压:将搓丝后的含有大量纤维的竹浆先进行物理过滤再挤压得到初滤竹浆;
(6)二次过滤挤压:向初滤竹浆中加水后加热搅拌之后再依序进行物理过滤和二次挤压,得到再滤竹浆,从原竹砍伐到二次过滤挤压完成,总时间不超过72h;
(7)生物酶软化纾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鲜竹为原料活性法制造造纸用竹浆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鲜竹材为3<竹龄≤7且砍伐时间不超过48h的活性鲜竹,切竹后得到长度1-4m的竹段,分片后得到宽度不大于40mm的竹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鲜竹为原料活性法制造造纸用竹浆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级碾压中各级碾压辊之间的间隙如下:一级:4-6mm,二级:2-4mm,三级:1.5-2mm,四级:1-1.5mm,五级:0.5-1mm,六级:0-0.5mm,所述碾压辊直径为200-1500mm、碾压速度为8-50m/min。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以鲜竹为原料活性法制造造纸用竹浆的工艺,其特征在于:一级至五级的碾压力不大于60MPa,六级的碾压力70-160MPa。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鲜竹为原料活性法制造造纸用竹浆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搓丝时,将分级碾压得到的竹纤维束放置于搓丝机中加水后一边加热一边进行搓丝,加水后竹纤维束的重量百分比为5-50%,加热温度不超过9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以鲜竹为原料活性法制造造纸用竹浆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搓丝时,单体纤维所承受的碾压力不大于10N、有效碾压过程的行程100-250mm,搓丝后得到直径0.03-0.1mm、长度0.5-5mm的竹纤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鲜竹为原料活性法制造造纸用竹浆的工艺,其特征在于:二次过滤挤压时,加水量不低于初滤竹浆重量的两倍,加热温度为40-90℃,每500Kg的绝干初滤竹浆的搅拌时间不低于1.5h。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鲜竹为原料活性法制造造纸用竹浆的工艺,其特征在于:生物酶软化纾解的具体操作为:将再滤竹浆置于不锈钢罐中并加热至60-65℃,保温1h后冷却至40-45℃,将内切β葡聚糖酶、耐热α-淀粉酶、β-葡萄糖苷酶、聚半乳糖醛酸酶、中温淀粉酶及液化型淀粉酶加入到不锈钢罐中搅拌至少1h,每种酶的用量与绝干竹浆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0.32‰、0.45‰、0.35‰、0.40‰、0.67‰和0.56‰;加热及保温时,不锈钢罐呈密闭状态且内部的压力低于2MPa。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以鲜竹为原料活性法制造造纸用竹浆的工艺,其特征在于:一次过滤挤压先采用30-70目的不锈钢过滤网过滤,再进行挤压;二次过滤挤压先采用40-60目的不锈钢过滤网过滤,再进行高压挤压,所述高压挤压的压力不低于60MPa。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以鲜竹为原料活性法制造造纸用竹浆的工艺,其特征在于:一次过滤挤压后得到的初滤竹浆含水量不超过55%,二次过滤挤压后得到的再滤竹浆含水量不高于4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樊士英,未经樊士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8100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