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座椅侧翼宽度电动调节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84382.0 | 申请日: | 2019-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37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黄建颖;高伟;曾桂银;赵培杰;祁雨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汽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90 | 分类号: | B60N2/90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刘小敏;高文龙 |
地址: | 51005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侧翼 左调节机构 机构总成 拉索总成 电动驱动 座椅 电动调节机构 汽车座椅 座椅骨架 座椅舒适性 乘员体型 同步动作 右侧板 右侧翼 左侧板 左侧翼 发泡 推压 压缩 | ||
本发明公开了汽车座椅侧翼宽度电动调节机构,包括左调节机构总成、右调节机构总成、拉索总成和电动驱动总成;所述的左调节机构总成与座椅骨架的左侧板相连接以及与座椅的左侧翼相接触,所述的右调节机构总成与座椅骨架的右侧板相连接以及与座椅的右侧翼相接触,所述左调节机构总成和右调节机构总成还均与所述的拉索总成相连接;所述的电动驱动总成安装在所述左调节机构总成上,电动驱动总成与所述的拉索总成相连接,带动与拉索总成相连接的左调节机构总成和右调节机构总成同步动作,推压座椅两侧的侧翼以压缩侧翼的发泡,从而达到调整两侧的侧翼之间的宽度的目的。该调节机构能够满足乘员体型的多样化以及人们对座椅舒适性的要求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座椅调节设备,具体是指汽车座椅侧翼宽度电动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汽车座椅产品设计中,座椅靠背侧翼骨架通常是固定无法调节的,造成左右侧翼之间的宽度也随之固定不可调节,大大降低了座椅的舒适性。
由于乘员体型的多样化和人们对座椅舒适性要求的提高,采用常规固定侧翼结构设计的座椅骨架,因侧翼宽度无法调节已经无法适应各类乘员的要求,同时,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可能会造成座椅对用户的约束减少,使得用户易脱离座椅产生危险,存在改进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汽车座椅侧翼宽度电动调节机构,该调节机构能够调整汽车座椅两侧的侧翼之间的宽度,从而能够满足乘员体型的多样化以及人们对座椅舒适性的要求的,使得座椅更具人性化。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汽车座椅侧翼宽度电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左调节机构总成、右调节机构总成、拉索总成和电动驱动总成;所述的左调节机构总成与座椅骨架的左侧板相连接以及与座椅的左侧翼相接触,所述的右调节机构总成与座椅骨架的右侧板相连接以及与座椅的右侧翼相接触,所述左调节机构总成和右调节机构总成还均与所述的拉索总成相连接;所述的电动驱动总成安装在所述左调节机构总成上,电动驱动总成与所述的拉索总成相连接,能够拉动拉索总成移动,从而带动与拉索总成相连接的左调节机构总成和右调节机构总成同步动作,所述左调节机构总成和右调节机构总成动作时会推压座椅两侧的侧翼以压缩侧翼的发泡,从而达到调整两侧的侧翼之间的宽度的目的。
本发明中,所述的左调节机构总成和右调节机构总成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所述的左调节机构总成包括左固定板、左旋转轴、左调节板和左复位弹簧,所述的左固定板固定安装在座椅骨架的左侧板,所述左调节板采用合页原理通过左旋转轴铰接在左固定板上,左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的左调节板和左固定板相连接,用于左调节板复位,所述左调节板与座椅的左侧翼相接触,所述左调节板在外力拉动下能够绕左旋转轴转动,从而压缩左侧翼的发泡;所述的右调节机构总成包括右固定板、右旋转轴、右调节板和右复位弹簧,所述的右固定板固定安装在座椅骨架的右侧板,所述右调节板采用合页原理通过右旋转轴铰接在右固定板上,右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的右调节板和右固定板相连接,用于右调节板复位,所述右调节板与座椅的右侧翼相接触,所述右调节板在外力拉动下能够绕右旋转轴转动,从而压缩右侧翼的发泡。
所述左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的左调节板和左固定板相挂接;所述右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的右调节板和右固定板相挂接,复位弹簧用于调节板的复位,调节板复位消除了对侧翼的推压力,侧翼发泡回复。
本发明中,所述的拉索总成包括主驱动拉索、左拉索和右拉索,所述主驱动拉索、左拉索和右拉索均为钢索,所述主驱动拉索的首端与所述的电动驱动总成相连接,并且该首端套装有拉索套,所述拉索套卡装在所述左固定板上,主驱动拉索的尾端与所述的左拉索和右拉索相连接,主驱动拉索能够同时拉动左拉索和右拉索;所述的左拉索和右拉索分别与所述的左调节板和右调节板相连接,带动左调节板和右调节板绕各自的旋转轴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汽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广汽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843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座椅侧翼宽度手动调节机构
- 下一篇:车辆内部材料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