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次锂锰超薄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84650.9 | 申请日: | 2019-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357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周敬;于力;阮红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昊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2 | 分类号: | H01M2/02;H01M6/14;H01M6/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04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正极 负极 超薄电池 次锂 导电胶 铝塑膜 隔膜 制备 正极表面 内表面 量产 涂覆 粘贴 对称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次锂锰超薄电池。它包括正极,负极和铝塑膜,所述铝塑膜内表面上对称设有正极坑和负极坑;所述正极位于所述正极坑内,所述负极位于所述负极坑内;所述正极表面涂覆有导电胶,有隔膜粘贴在所述正极外表面,所述导电胶位于所述正极与所述隔膜之间。本发明具有量产导入快速简便、超薄的优点。本发明还公开了制备所述的一次锂锰超薄电池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次锂锰电池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是一次锂锰超薄电池。本发明还涉及制备一次锂锰超薄电池的方法。
背景技术
物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促生了智能银行卡片、房卡、智能穿戴设备等新兴一次锂锰电池应用的出现,使薄型电池,尤其是厚度0.5mm以下的超薄电池逐渐成为一次锂电池的重要分支领域,超薄电池也成为国内众多锂电池工厂正在研发的新型技术产品。
目前超薄电池仅有欧美及日本少数几家企业能够批量供货生产,产品受制海外技术垄断严重,其技术难点在于电池在组装过程中正负极、隔膜、铝塑膜等材料无法精确定位及封装成型,国内有限的超薄电池技术及专利仅可在实验室内实现样品生产,无法应用于批量化供货。
因此,现亟需一种厚度较小,结构稳固,便于批量生产的一次锂锰超薄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一次锂锰超薄电池,其厚度小于或等于0.5mm,结构稳固。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为了提供制备所述一次锂锰超薄电池的方法,操作简便,装配精度较高,便于批量生产。
为了实现上述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次锂锰超薄电池,包括正极,负极和铝塑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塑膜内表面上对称设有正极坑和负极坑;所述正极位于所述正极坑内,所述负极位于所述负极坑内;
所述正极表面涂覆有导电胶,有隔膜粘贴在所述正极外表面,所述导电胶位于所述正极与所述隔膜之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正极坑和负极坑均为方形坑。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正极的基材选用金属箔材。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正极选用厚度为10μm~15μm的铝箔或不锈钢箔,所述正极的成片厚度为120μm~150μm;
有空白区域设于所述正极一顶角上,有正极耳焊接于所述空白区域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负极为厚度为50μm~80μm的超薄锂带,有负极耳铆压在所述负极一顶角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正极耳为不锈钢极耳;所述负极耳为镍极耳。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有正极极耳胶设于所述正极耳上、且位于所述正极端部;有负极极耳胶设于所述负极耳上、且位于所述负极端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正极耳一端位于所述铝塑膜端部内侧、另一端伸出所述铝塑膜;所述负极耳一端位于所述铝塑膜端部内侧、另一端伸出所述铝塑膜;所述正极极耳胶一端位于所述铝塑膜端部内侧、另一端伸出所述铝塑膜;所述负极极耳胶一端位于所述铝塑膜端部内侧、另一端伸出所述铝塑膜。
为了实现上述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制备所述的一次锂锰超薄电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正极使用单面涂布式工艺,选用的基材经辊压成片;
步骤二:用激光机清粉正极,留出空白区域,待正极干燥除水后,将正极耳与空白区域焊接;
步骤三:将负极耳铆压在负极上;
步骤四:用冲坑模具在铝塑膜内表面对称冲出正极坑和负极坑,并将铝塑膜裁切至需要的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昊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昊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846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