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军用车辆后排防爆座椅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84711.1 | 申请日: | 2019-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411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王世达;王显会;王璜;胡向群;彭兵;张进成;周云波;孙晓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50 | 分类号: | B60N2/50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邹伟红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座椅 座椅骨架 吸能元件 军用车辆 后排座椅安装梁 导轨 防爆 滑块 可动 后排 部分固定 车辆领域 滑动连接 缓冲装置 降低冲击 能量吸收 平行设置 人体伤害 吸收能量 受冲击 弹起 爆炸 缓冲 吸能 跌落 | ||
本发明属于防爆炸装甲车辆领域,特别是一种军用车辆后排防爆座椅。座椅包括:固定部分:包括两列平行设置的后排座椅安装梁和固定连接在后排座椅安装梁上的导轨,用于将座椅骨架部分固定;可动部分:包括座椅骨架部分和滑块,所述座椅骨架部分用于安装座椅,座椅骨架部分通过滑块和导轨实现与固定部分的滑动连接;吸能元件:设置在固定部分和可动部分之间,用于爆炸发生时的缓冲、吸能。本发明提供的缓冲装置,其中的吸能元件安装使得座椅受冲击弹起和二次跌落时吸收能量,从而降低冲击速度,减少人体伤害,更好的实现了能量吸收和吸能元件的重复性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防爆炸装甲车辆领域,特别是一种军用车辆后排防爆座椅。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反恐战争和未来的武装冲突中,提高装甲车辆对地雷、路边炸弹和简易爆炸装置等爆炸物的防护能力,特别是保障乘员安全已成为国内外研究机构日益关注的问题。就车内设计而言,座椅设计是减少人员伤亡的关键。爆炸吸能座椅是装甲车辆设计中的重要环节,防护座椅能够通过各种吸能单元的弹塑性变形吸收爆炸能量,从而降低冲击加速度和乘员受力。
面对上述情况,各国研制出不同抗爆炸座椅,但都有一定缺陷。比如Autoflug公司研制的悬挂座椅,虽然在不同爆炸试验中表现良好但是其空间需求大,且不能防御二次效应;QinetiQ北美公司研制的BlastRide系列座椅,实现了空间小及轻量化,由于其一体化设计,不便于特殊车型匹配及更换。而我国国内面临技术能力低下,结构同质化严重等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降低爆炸环境中乘员伤害,从而提供一种军用车辆后排防爆座椅,既能缓冲来自地板的冲击,分散爆炸能量,提高座椅防护作用,又能有效降低乘员伤害。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军用车辆后排防爆座椅,包括:
固定部分:包括两列平行设置的后排座椅安装梁和固定连接在后排座椅安装梁上的导轨,用于将座椅骨架部分固定;
可动部分:包括座椅骨架部分和滑块,所述座椅骨架部分用于安装座椅,座椅骨架部分通过滑块和导轨实现与固定部分的滑动连接;
吸能元件:设置在固定部分和可动部分之间,用于爆炸发生时的缓冲、吸能。
所述固定部分还包括上横梁,上横梁两端通过上横梁固定件固定连接在后排座椅安装梁上,上横梁上固定套有吸能元件上连接件,所述吸能元件上端通过吸能元件上连接件与上横梁连接。
所述后排座椅安装梁为扁条状,且倾斜安装,倾斜的角度与水平夹角范围为30-90°,所述后排座椅安装梁与导轨相匹配的区域,靠近车辆的一侧设有凹槽;所述导轨固定安装在后排座椅安装梁的下侧。
所述上横梁柱壁上两端与上横梁固定件相对应的位置设有通孔,与吸能元件上连接件相对应的位置设有通孔;所述上横梁固定件为带有轴套和底面的连接件,轴套和底面之间设置有加强板,所述轴套的轴身上设有通孔,底面上设有通孔;所述底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后排座椅安装梁上,上横梁固定件与后排座椅安装梁顶端的距离根据吸能元件行程和后排座椅安装梁的长度确定,为20-40mm;所述上横梁固定件轴套轴身上的通孔对上横梁两端柱壁上的通孔相对,且螺栓连接;所述吸能元件上连接件为单侧双立耳式轴套,轴套轴身上设置通孔,耳部设有通孔,轴身上的通孔与上横梁中部的通孔相对且螺栓连接,所述耳部的通孔用于与吸能元件的上部螺栓连接。
所述座椅骨架部分还包括座椅骨盆横梁、座椅盆骨圈梁、座椅骨盆纵梁,所述座椅盆骨圈梁为U型,座椅盆骨纵梁一端与座椅盆骨横梁焊接为“T”形,座椅盆骨纵梁另一端与座椅盆骨圈梁焊接,所述座椅骨盆横梁的两端分别与座椅盆骨圈梁焊接,所述座椅盆骨圈梁外侧设置有外骨架固定连接件,所述外骨架固定连接件通过多个滑块连接件固定连接在滑块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理工大学;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847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军用车辆前排防爆座椅
- 下一篇:非公路车辆座椅水平隔振悬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