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氨酯块状泡沫形成用组合物、聚氨酯块状泡沫、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87385.X | 申请日: | 2019-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725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发明(设计)人: | 猪原英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曹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G18/66 | 分类号: | C08G18/66;C08G18/48;C08G18/32;C08G10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龚敏;王刚 |
地址: | 日本国山口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氨酯 块状 泡沫 形成 组合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聚氨酯块状泡沫形成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含有有机多异氰酸酯成分(A)和多元醇混合物(B),多元醇混合物(B)包含多元醇成分(b)、催化剂(C)、发泡剂(D)、和整泡剂(E),多元醇成分(b)中,包含20~50质量%的羟值为25~40mgKOH/g、且平均1官能的分子量为1500以上的多元醇b1、40~70质量%的羟值为60~1000mgKOH/g、且平均1官能的分子量为100以上且低于1500的多元醇b2、和1~10质量%的平均1官能的分子量低于100的多元醇b3,作为催化剂(C)而包含沸点200℃以上的反应性催化剂,作为发泡剂(D)而包含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块状泡沫形成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多元醇混合物(B)中不含聚酯多元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氨酯块状泡沫形成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多元醇b3是羟值为700~3370mgKOH/g、且平均1官能的分子量低于100的二醇。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氨酯块状泡沫形成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催化剂(C)包含2-羟基甲基三亚乙基二胺。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氨酯块状泡沫形成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还含有有机酸与选自Na、Ca、以及Zn中的至少1种金属的离子的盐作为助剂(F)。
6.一种由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聚氨酯块状泡沫形成用组合物得到的聚氨酯块状泡沫。
7.一种聚氨酯块状泡沫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是使有机多异氰酸酯成分(A)和多元醇混合物(B)反应并发泡而得到聚氨酯块状泡沫的制造方法,多元醇混合物(B)包含多元醇成分(b)、催化剂(C)、发泡剂(D)、整泡剂(E)、和助剂(F),多元醇成分(b)中,包含20~50质量%的羟值为25~40mgKOH/g、且平均1官能的分子量为1500以上的多元醇b1、40~70质量%的羟值为60~1000mgKOH/g、且平均1官能的分子量为100以上且低于1500的多元醇b2、1~10质量%的平均1官能的分子量低于100的多元醇b3,作为催化剂(C)而包含沸点200℃以上的反应性催化剂,作为发泡剂(D)而包含水,将有机多异氰酸酯成分(A)中的异氰酸酯基与多元醇混合物(B)中的羟基的摩尔比设为异氰酸酯基/羟基=0.9~1.5而进行发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聚氨酯块状泡沫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多元醇混合物(B)中不含聚酯多元醇。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聚氨酯块状泡沫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多元醇b3是羟值为700~3370mgKOH/g、且平均1官能的分子量低于100的二醇。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聚氨酯块状泡沫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催化剂(C)包含2-羟基甲基三亚乙基二胺。
11.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聚氨酯块状泡沫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助剂(F)含有有机酸与选自Na、Ca、以及Zn中的至少1种金属的离子的盐。
12.一种使用了权利要求6所述的聚氨酯块状泡沫的车辆用顶棚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曹株式会社,未经东曹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8738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塑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多粒径羧酸型水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