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不锈钢器皿内外硅酸盐涂层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88912.9 | 申请日: | 2019-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896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陆焕炯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焕炯 |
主分类号: | C03C8/14 | 分类号: | C03C8/14;C03C8/02;C03C8/06;C23D5/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7 | 代理人: | 姜瑞祥;白洪长 |
地址: | 31547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不锈钢 器皿 内外 硅酸盐 涂层 生产工艺 | ||
1. 一种不锈钢器皿内外硅酸盐涂层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该生产工艺先对不锈钢器皿的内表面通过清洗液进行清洁出来,涂一层黑色的底釉,厚0.10-0.25mm,不锈钢器皿放置于器皿外支架上,对不锈钢器皿内表面的底釉进行烘干,烘干时的温度为200-300度,烘烤10-20 分钟,再进行烧结操作,烧结的温度为850-890度,烧结10-20 分钟,烧结完成后,不锈钢器皿从器皿外支架取下;根据面釉的涂色和厚度要求,至少再次涂一层面釉,再次将不锈钢器皿放置于器皿外支架上,对不锈钢器皿内表面的底釉进行烘干,烘干时的温度为200-300度,烘烤10-20 分钟,再进行烧结操作,烧结的温度为850-890度,烧结10-20 分钟,烧结完成后,不锈钢器皿从器皿外支架取下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器皿内外硅酸盐涂层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涂层和外涂层的面釉包括以下重量份的面釉基料组合:硅酸盐矿物45-60份、硼砂3-16份、亚硝酸盐3-35份、绿镍0.23-9份、石英3-19份、碳酸镁0.13-6份、石墨烯粉0.1-3份、水6-32份,在温度1250℃-1350℃下进行熔制,然后水淬后形成玻璃熔块,将玻璃熔块再依次经粗碎、细碎、配料研磨,研磨后的玻璃熔块粉末细度为经300目筛余物小于0.2%的玻璃熔块粉末;将重量百分比为长石20%-40%和粘土5%-15%,以及上述玻璃熔块粉末50%-70%,经球磨机进行混合研磨均匀,得到粉料细度为万孔筛余物小于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不锈钢器皿内外硅酸盐涂层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涂层的面釉在第一步骤的面釉基料中加入荧光混合剂0.1-2份,所述荧光混合剂包括五氧化二钒0.5-3份、氧化锌0.5-1.5份、硫化钙6-7份、硫化镁2-3份、硫化钠0.5-1.5份、蒸馏水0.5-2份;将所述五氧化二钒、氧化锌、硫化钙、硫化镁、硫化钠和所述蒸馏水依次加入到搅拌机中,搅拌10-20min,得到混合物;将所述混合物置于煅烧炉内,于800-850℃下煅烧40-50min,随炉冷却至室温后取出,得到初产物;将初产物加入到球磨机内,常温下球磨3-5h后通过80-120目的筛网后,制成所述荧光混合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不锈钢器皿内外硅酸盐涂层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涂层面釉的第一步骤中加入吸附抗菌粒子的气相二氧化硅粉体,所述气相二氧化硅粉体包括:重量百分比为0.5-3%,粒径范围在30nm-50nm的纳米铜粉;重量百分比为0-0.4%,粒径范围在20nm-60nm的纳米银粉;重量百分比为0.2-0.8%,粒径范围在150nm-250nm的纳米气相二氧化硅粉;重量百分比为0.1-0.5%,粒径范围在100nm-500nm的磷酸银粒子;以及重量百分比为0-0.5%,粒径范围在100nm-600nm的氧化铜粒子,上述纳米铜粉、纳米银粉、纳米气相二氧化硅粉、磷酸银粒子、氧化铜粒子与水混合,加入分散剂,分散剂的重量百分比为0.2-0.5%,采用超声波分散器分散,最后将分散后的粉体加入所述面釉基料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不锈钢器皿内外硅酸盐涂层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有机分散剂;该有机分散剂为三乙基己基磷酸、十二烷基硫酸钠、甲基戊醇、纤维素衍生物、聚丙烯酰胺、古尔胶、脂肪酸聚乙二醇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不锈钢器皿内外硅酸盐涂层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釉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底釉基料5-20份,钴兰色素45-60份,黑色素0.05-0.5份,丝印调墨油25-40份;所述底釉基料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石英10-13份、硼砂24-28份、长石25-28份、硝酸钠7-9份、氟化钙5-7份、纯碱2-6份、冰晶5-7份、氧化钙1-2份和二氧化锰0.6-1.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焕炯,未经陆焕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8891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