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锚固系统加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90528.2 | 申请日: | 2019-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144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刘杰;丁力;张罗送;李洪亚;孙涛;高进;兰俊;黎照;高素芳;谢晓康;唐宏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5/76 | 分类号: | E02D5/76;E02D15/04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2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锚固 系统 加固 方法 | ||
1.一种锚固系统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平整的岩土层面进行打正直的圆柱形孔,用作为锚洞;
步骤2:将直径为L1的锚杆垂直放入锚洞中心;
步骤3:将水泥砂浆注入锚洞中;
步骤4:灌浆完成后,开始养护,在养护时间达到后,得到锚固体;
步骤5:开展拉拔试验,获得所述锚固体常规抗拉拔力F0;
步骤6:重复上述步骤1-4,并增加步骤3中水泥浆的强度,开展拉拔试验,获得锚杆破坏模式下的抗拉拔力F1;
增加步骤3中水泥浆的强度的方法为:
向步骤3中的水泥砂浆中加入高强度纤维或者用更高强度的水泥代替,并在锚洞洞壁直接布置若干刚性支条,或者采用机械凿壁的方法将锚固体与岩土层界面的接触面凿成凹凸不平整的接触面,且接触面上设置刚性支条,通过增加拉拔力,当锚杆断裂时,认定破坏模式为锚杆被破坏,此时获得在锚杆破坏模式下的抗拔力F1;
步骤7:重复上述步骤1-4,并加大锚杆与锚固体接触强度,开展拉拔试验,获得锚杆与锚固体界面破坏模式下的抗拉拔力F2;
加大锚杆与锚固体接触强度的方法为:增加锚杆的直径,并在锚洞洞壁直接布置若干刚性支条,或者采用机械凿壁的方法将锚固体与岩土层界面的接触面凿成凹凸不平整的接触面,且接触面上设置刚性支条,通过增加拉拔力,当锚杆与锚固体界面脱落时,认定为破坏模式为锚杆与锚固体界面的破坏,此时获得在锚杆与锚固体界面破坏模式下的抗拔力大小F2
步骤8:重复上述步骤1-4,并加大锚固体与岩土层接触强度,开展拉拔试验,获得锚固体与岩土体界面破坏模式下的抗拉拔力F3;
加大锚固体与岩土层接触强度的方法为:增加锚杆的直径并在锚杆锚固长度上设置锚杆支条;
步骤9:比较上述F0、锚杆破坏模式下的抗拉拔力F1、锚杆与锚固体界面破坏模式下的抗拉拔力F2以及锚固体与岩土体界面破坏模式下的抗拉拔力F3的大小,判断该锚固系统的薄弱环节;
步骤10:针对步骤9得到的薄弱环节,选择相应的加固方式进行加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锚固系统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9采用的判断标准为:
若则所述锚固系统的薄弱环节为锚杆;
若则所述锚固系统的薄弱环节为锚杆与锚固体界面;
若则所述锚固系统的薄弱环节为锚固体与岩土体界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锚固系统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0中:
若所述锚固系统的薄弱环节为锚杆,则采用高强钢筋或者直径更大的钢筋代替现有的锚杆钢筋;
若所述锚固系统的薄弱环节为锚杆与锚固体界面,则采用在锚杆锚固长度上设置锚杆支条或者提高锚固体中水泥的强度等级或者在锚固体中加入高强度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以此增加锚杆与锚固体界面的摩擦力,从而提高锚杆抗拔力;
若所述锚固系统的薄弱环节为锚固体与岩土体界面,则采用提高锚固体中水泥的强度等级或者在锚固体中加入高强度纤维或者用机械凿壁的方法将锚固体与岩土层界面的接触面凿成凹凸不平整的接触面,且在接触面上设置刚性支条中的一种或多种,以此增加锚固体与岩土体界面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锚杆抗拔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9052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回收的承压型锚杆
- 下一篇:一种可回收竖向锚预压新型抗滑承重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