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标准物质用玻璃瓶浓酸自动浸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92020.6 | 申请日: | 2019-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400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朱勇;施晓来;吴彬;张振华;陈建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8B9/22 | 分类号: | B08B9/22;B08B9/4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1001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标准 物质 玻璃瓶 自动 浸泡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标准物质用玻璃瓶浓酸自动浸泡装置,包括储液瓶、支撑架、泵管、动力泵和浸泡装置,所述储液瓶固定连接在支撑架上,所述泵管的一端固定贯穿储液瓶顶端,且泵管的另一端与动力泵输入端固定连通,所述动力泵固定连接在支撑架上,所述动力泵输出端通过泵管与浸泡装置固定连通,此标准物质用玻璃瓶浓酸自动浸泡装置,加工方便,整个装置中的管路属于密闭状态,且管路等所用材料均耐酸碱,单次可以对几十个玻璃瓶进行同时浸泡处理,所用铬酸洗液被回收重新利用,既减少了实验室技术人员的人工操作步骤,保证了人员安全,同时节约了试剂,提高了工作效率,在标准物质实验室的研究和生产中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洋化学标准物质研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标准物质用玻璃瓶浓酸自动浸泡装置。
背景技术
在海洋化学及环境化学研究中,其中一项研究是关于化学分析用标准物质的生产研制,而在标准物质生产研制过程中,尤其是使用玻璃瓶作为存储容器的标准溶液生产中,需要保证存储容器玻璃瓶的绝对干净,以避免污染到存储其中的标准物质,因此往往涉及到玻璃瓶的清洗问题,由于对玻璃瓶的洁净度要求较高,其清洗过程也比较复杂,涉及多个操作流程,其中一项必不可少的清洗步骤是使用浓硫酸-重铬酸钾的混合溶液(以下简称铬酸洗液)对瓶子内部进行清洗,通过洗液的强力清洗能力去除玻璃瓶内部的油污等污垢,使用铬酸洗液清洗时,其清洗步骤为将大瓶装的铬酸洗液缓慢倒入要洗的玻璃瓶中,应使玻璃瓶周壁全浸洗后稍停一会再倒回洗液瓶内,洗液可以重复使用,由于铬酸洗液含有浓酸和重铬酸钾,属于强腐蚀性溶剂,操作过程需要非常小心,以避免溅出至衣服或皮肤上造成腐蚀伤害。
目前,标准物质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其每批次生产量大,使用的玻璃瓶动辄上千个,使用铬酸洗液对每个瓶子进行浸泡处理均为人工作业,工作量大、危险性高,整个浸泡过程耗时长,操作过程难以监督把控,若选择在实验室配制一大桶洗液,将所需要玻璃瓶完全浸泡一段时间,再捞出清洗,虽然可以达到清洗目的,但是所需洗液量巨大,需要大量浓硫酸和重铬酸钾试剂,不仅存储困难,同时浪费了试剂、增加了操作过程的危险性,捞出瓶子过程中如手套漏液等情况出现,极易对实验室操作人员造成人体伤害,该方法不可取,而目前市面上在售的玻璃器皿清洗机,均使用清洗剂和纯水喷淋、漂洗结合高温烘干来实现对实验室多种材质器皿的清洗及烘干作业,尚未看到可用于这种高腐蚀性液体浸泡清洗的商品化设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标准物质用玻璃瓶浓酸自动浸泡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标准物质用玻璃瓶浓酸自动浸泡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标准物质用玻璃瓶浓酸自动浸泡装置,包括储液瓶、支撑架、泵管、动力泵和浸泡装置,所述储液瓶固定连接在支撑架上,所述泵管的一端固定贯穿储液瓶顶端,且泵管的另一端与动力泵输入端固定连通,所述动力泵固定连接在支撑架上,所述动力泵输出端通过泵管与浸泡装置固定连通。
优选的,所述浸泡装置包括分流泵管连接头、泵分管、固定接头、针头、缸盖、浸泡缸、抬升件、升降件、托盘、卡接件、玻璃瓶、废液导管和废液瓶,所述泵管远离动力泵的一端与分流泵管连接头固定连通,所述分流泵管连接头的输出端与多个泵分管固定连通,且多个泵分管通过多个固定接头与多个针头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接头固定贯穿缸盖,所述缸盖位于浸泡缸顶端,且浸泡缸固定连接在支撑架上,所述缸盖底端对称设有两个抬升件,且两个抬升件均对称固定在浸泡缸外侧,所述浸泡缸内部设有升降件,所述托盘位于升降件输出端上,所述托盘内部设有多个卡接槽,且卡接槽内部成矩形固定有四个卡接件,所述玻璃瓶底端位于卡接槽内部,且四个卡接件输出端均与玻璃瓶外侧接触,所述针头底端位于玻璃瓶内部,所述废液导管的一端与浸泡缸底端的一侧固定连通,且废液导管的另一端位于废液瓶内部,所述废液瓶位于地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未经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920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