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燃机的增压压力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92481.3 | 申请日: | 2019-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449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斋藤佑辅;永井正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2B37/18 | 分类号: | F02B37/18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高培培;车文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增压 压力 控制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燃机的增压压力控制装置。在WGV和WGV致动器经由四节型的连杆机构连结的结构中抑制以连杆机构的结构为起因的机械误差间偏差的影响。从动旋转轴(16)、原动旋转轴(20)、ACT柄(22)、原动销(24)、杆(26)、从动销(28)以及WGV柄(30)构成连杆机构。由于考虑以连杆机构的结构为起因的机械误差间偏差,所以通过下述式(1)来定义连杆比。其中,Lwg为WGV柄(30)的长度,Lact为ACT柄(22)的长度,β为WGV柄(30)和杆(26)所成的角度,α为ACT柄(22)和杆(26)所成的角度。使用实际连杆比除以目标连杆比所得的修正系数来对向DC电动机输入的电流值进行修正。连杆比=(Lwg/Lact)*(sinβ/sinα)…(1)。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内燃机的增压压力进行控制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本特开2006-274834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通过电动式的致动器来操作的排气旁通阀(WGV;Waste Gate Valve)。在该WGV致动器的旋转轴上设有与旋转轴的旋转连动地旋转的柄(lever)。在柄的一端经由销连结有杆(rod)。WGV与该杆的前端连接。通过WGV致动器使柄旋转时,杆沿着轴方向移动,其结果是,WGV进行开闭动作。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7483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5-04048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5-04048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考虑在杆的另一端追加另一个柄的连杆机构。该连杆机构成为具备WGV致动器侧的柄(以下也称为“ACT柄”。)和WGV侧的柄(以下也称为“WGV柄”。)的四节型的结构。根据这种四节型的结构,设计的自由度增加。因此,例如能够将WGV致动器安装于压缩机的壳体,实现发动机室的空间的有效利用。另一方面,节的总数增加,因此以连杆机构的结构为起因的机械误差间偏差的影响有可能变大。
本发明鉴于上述那种课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在WGV和WGV致动器经由四节型的连杆机构连结的结构中抑制以连杆机构的结构为起因的机械误差间偏差(instrumentalerror)的影响。
第一发明是用于解决上述的课题的内燃机的增压压力控制装置,具有如下特征。
所述增压压力控制装置具备排气旁通阀、电动式的致动器、连杆机构、旋转角度取得单元和控制单元。
所述排气旁通阀设于绕过增压器的涡轮的路径。
所述致动器连接于所述排气旁通阀。
所述连杆机构设于所述致动器与所述排气旁通阀之间。所述连杆机构将所述致动器的输出向所述排气旁通阀传递。所述连杆机构具备杆、第一柄和第二柄。所述第一柄连结于所述杆的一端。所述第二柄连结于所述杆的另一端。
所述旋转角度取得单元取得所述第一柄或者所述第二柄的旋转角度。
所述控制单元对所述致动器的驱动力进行控制。
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所述旋转角度来计算所述连杆机构的实际连杆比,基于内燃机的运转状态来设定所述连杆机构的目标连杆比以及所述致动器的目标驱动力,使用所述实际连杆比除以所述目标连杆比所得的值来对所述目标驱动力进行修正。
第二发明在第一发明的基础上还具有如下特征。
所述实际连杆比通过下述式(1)来计算。
实际连杆比=(L2/L1)×(sinβ/sinα)···(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924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增压系统的发动机
- 下一篇:用于驱动型涡轮增压器的单角接触球斜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