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离和富集裸燕麦中的酰胺类除草剂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96524.5 | 申请日: | 2019-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280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张丽媛;张春芝;王长远;张东杰;阮长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14 | 分类号: | G01N30/14;G01N30/08;G01N30/02 |
代理公司: | 大庆禹奥专利事务所 23208 | 代理人: | 朱士文;杨晓梅 |
地址: | 16300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燕麦 酰胺类除草剂 分离和富集 离子液体 有机溶剂 去除 高效液相色谱法 泡沫浮选工艺 固相萃取法 样品前处理 操作流程 工艺条件 固相分散 净化效果 绿色试剂 泡沫浮选 实验成本 实验过程 提取效率 酸沉淀 萃取剂 富集 基质 脂类 蛋白质 消耗 优化 环保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离和富集裸燕麦中的酰胺类除草剂的方法,以裸燕麦为样品,以离子液体为萃取剂,通过基质固相分散‑泡沫浮选‑固相萃取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使用来分离和富集裸燕麦中的酰胺类除草剂。本发明对上述方法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本发明的方法1、提高了提取效率,改善了净化效果,增加了富集倍数,降低了实验成本,降低了RSDs;2、简化了操作流程,可以在几分钟内完成样品前处理,实验前不需要通过酸沉淀去除的蛋白质、脂类等杂质,可以通过泡沫浮选工艺直接去除;3、本方法采用绿色试剂离子液体代替有机溶剂,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减少了有机溶剂的消耗,是环保可持续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残留分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分离和富集裸燕麦中的酰胺类除草剂的方法。
背景技术
燕麦是世界上最有营养的谷物之一。其营养价值非常高,其脂肪含量是大米脂肪含量的4倍,所含身体必须的8种氨基酸,维生素E含量也高于大米和小麦。现在营养学家发现,燕麦是一种理想的食品,特别是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和冠心病具有医疗保健功能,是药食同源食品,可以降低血脂、控制血糖、减肥和美容、润肠、通便、预防结肠癌等等。燕麦含有丰富的亚油酸,占总不饱和脂肪酸的35-52%,在增加老年人的体力和延长寿命方面是非常有益的。裸燕麦(Avena nuda L.)是禾本科燕麦(Avena L.)的一年生草本植物,是重要的农作物之一。燕麦田间已发现的杂草至少有35种,隶属于18科,主要是有害杂草,包括苦荞、藜麦、猪草、苦菜等,这些杂草严重影响燕麦作物的生长和生产,甚至可能导致作物停滞和死亡。
酰胺类除草剂是20世纪60年代开发的一种高效、高选择性的标记除草剂,被广泛应用于玉米、大豆、小麦、燕麦等作物田间杂草防治。特别是,吡草胺和甲草胺已经被广泛使用了20多年。它们对各种禾本科双子叶植物具有较强的抗病毒作用,主要用于燕麦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的防治。酰胺类除草剂包括吡草胺、甲草胺、乙草胺、丙草胺、丁草胺、敌稗等,是世界上一类重要的除草剂,具有生物活性高、在植物和土壤中易于降解等优点。然而,在大鼠身上的实验表明,酰胺类除草剂可进一步转化为致癌化合物二烷基奎宁亚胺,可引起鼻甲肿瘤、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癌症等不良反应。因此,酰胺类除草剂的残留状况受到广泛关注。美国对丁草胺、乙草胺、异丙草胺等除草剂的使用有非常严格的规定。美国环境保护局(EPA)规定,乙草胺在地下水中的最大残留限量(MRL)为0.1mg/L。谷物中甲草胺、丙草胺和丁草胺的最大残留限量分别为0.2、0.1和0.1mg/kg。
在国内外文献报道中,酰胺类除草剂的残留检测更多的是单残留分析,主要是氮磷检测器气相色谱耦合(GC-NPD)、气相色谱加上火焰光度检测器(GC-FPD)与气相色谱(GC-MS),但是气相色谱的分离效果不是很稳定。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GB 23200.1-2016《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规定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测定了粮油中部分酰胺类除草剂的残留方法。但是,这种方法的预处理步骤太多,耗时太长,消耗有机溶剂较多。因此建立一种快速、高效、绿色环保的分析方法尤为重要。
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performance liquid,HPLC)通常用于大米中酰胺类除草剂的残留分析。同时,样品前处理方法通常采用溶剂萃取、固相萃取、液相萃取、QuEChERs等。基质固相分散(Matrix solid-phase dispersant,MSPD)是一种简单、廉价的样品制备方法,涉及多种固体和半固体材料的同时分离和提取。基于离子液体(IL-based)基质固相分散-泡沫浮选-固相萃取(MSPD-FF-SPE)与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燕麦中多种酰胺类除草剂残留量的报道还较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未经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965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