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路货物专用搬运车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99857.3 | 申请日: | 2019-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476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刘连珂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连珂 |
主分类号: | B61D17/00 | 分类号: | B61D17/00;B61D23/00;B61D4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许羽冬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路 货物 专用 搬运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货物专用搬运车,包括转运箱主体、安装基板、送料箱门、传送装置、爬升梯和铰接栓,所述转运箱主体为内部开设有储物舱室的长方体箱状结构,且底部镶嵌安装有安装基板,所述安装基板的底部设置有滚轮,且安装基板的一侧构造有连接延伸板,所述安装基板远离连接延伸板的一侧构造有抵接斜面,所述转运箱主体朝向抵接斜面的一侧开设有供送料箱门安装的槽,且送料箱门通过底部设置的转轴与转运箱主体活动配合安装,所述送料箱门为矩形框架结构,且内部平行设置有多组传送辊,多组所述传送辊外围包覆设置有传送带。该铁路货物专用搬运车,结构合理,便于货物的转载与卸下,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铁路货物搬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铁路货物专用搬运车。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物流的吞吐量已经变为一个天文数字,在物流运输过程中,运输工具是决定物流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不管是航空物流、水路运输还是陆地运输,在局部中转中均需要使用到转运箱,比如,在铁路运输过程中,在装载货物或者是卸载货物时,均需要采用转运箱将货物搬至站台或者是从站台搬离;此时需要使用转运箱,即机动车头拖拉不同的车厢往返于站台和储物仓之间,为了提高搬运的效率,经常采用的是多个车厢进行不间断的装卸货物,然后机动车头不停地往返于两个目的地之间。
现有搬运车所配合的转运箱多为简单的带轮车厢结构,一些较重货物或易碎货物的搬运较为麻烦,不便于货物的装载与卸下,从而降低货物搬运的速度,且转运过程中车头急停情况下,转运箱因无缓冲而产生较大应力易导致货物碰撞受损,其中一些货物吊装时需从车厢顶部取出,而升降时需有人扶持并观察以为吊车司机回复准确的货物高度与稳定性的反馈,而现有车厢并未配备稳定的工位以保证使用者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铁路货物专用搬运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铁路货物专用搬运车,包括转运箱主体、安装基板、送料箱门、传送装置、爬升梯和铰接栓,所述转运箱主体为内部开设有储物舱室的长方体箱状结构,且底部镶嵌安装有安装基板,所述安装基板的底部设置有滚轮,且安装基板的一侧构造有连接延伸板,所述安装基板远离连接延伸板的一侧构造有抵接斜面;
所述转运箱主体朝向抵接斜面的一侧开设有供送料箱门安装的槽,且送料箱门通过底部设置的转轴与转运箱主体活动配合安装,所述送料箱门为矩形框架结构,且内部平行设置有多组传送辊,多组所述传送辊外围包覆设置有传送带;
所述安装基板朝向抵接斜面的一侧设置有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设置于送料箱门的一侧,所述送料箱门的上端两侧对称设置有固定送料箱门的封装板;
所述传送装置包括液压电机、活动板以及安装于活动板上的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内配合有电机轴,所述电机轴的轴心与送料箱门内靠近转运箱主体方向的一组传送辊的轴心一致;
所述连接延伸板远离转运箱主体的一侧等距设置有多组牵引连接块,且安装基板的两侧等距设置有多组铰接栓,所述转运箱主体的上端面配合有一组爬升梯。
优选的,所述封装板的顶端通过一组轴承与活动轴配合安装于送料箱门两侧的转运箱主体上,且封装板朝向转运箱主体的一侧镶嵌有磁性吸附层,所述封装板远离转运箱主体的一侧对称开设有两组抠槽。
优选的,所述安装基板上安装有活动板的位置开设有供活动板活动安装的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内居中设置有供活动板滑动配合的滑轨,所述旋转电机通过两侧的螺栓固定于活动板的上端面。
优选的,所述牵引连接块的上端面开设有配合槽,所述配合槽的一侧开设有贯穿牵引连接块的插接孔,所述牵引连接块与连接延伸板之间由缓冲弹簧连接。
优选的,所述爬升梯包括与转运箱主体上端面配合的顶板以及顶板底端两侧构造的侧边框架,所述侧边框架为矩形框架结构,且侧边框架内平行安装有多组连杆,多组连杆之间等距排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连珂,未经刘连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998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