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后保险杠总成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01360.0 | 申请日: | 2019-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667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霍心达;白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保定长安客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24 | 分类号: | B60R19/24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徐先禄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保险杠 总成 安装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后保险杠总成安装结构,包括连接在车架总成的左纵梁后端部上的左安装支架、连接在车架总成的右纵梁后端部上的右安装支架;在所述左纵梁上设有第一左螺母和左加强板,在所述右纵梁上设有第一右螺母和右加强板;所述左安装支架的上部与所述左纵梁上的第一左螺母和左加强板对应连接,所述左安装支架的下部与后保险杠总成的后保横梁的左端部配合连接;所述右安装支架的上部与所述右纵梁上的第一右螺母和右加强板对应连接,所述右安装支架的下部与后保险杠总成的后保横梁的右端部配合连接。其能够在满足后保横梁装配的前提条件下,同时具备将后保险杠总成进行预挂的功能,解决后保险杠总成重量较重而造成的不便安装的难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架,涉及一种车辆后保险杠总成安装结构,尤其涉及一种非承载式车型后保险杠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为了实现拖车摇摆功能,有的非承载式车型在后保险杠总成(后保模块)上增加了后保安装横梁,对应地,后保险杠总成的线体装配也需进行调整。后保险杠总成需采用分装形式进行安装,但整个后保险杠总成的重量较重,给安装造成困难。
CN 206826586U公开的“一种后保险杠总成安装结构及车辆”,其后保险杠总成安装结构用于后保险杆总成于车身后围上的安装,且其包括与所述后保险杠总成固连,且沿车身高度方向向所述车身后围一侧延伸的支撑部,以及与所述车身后围固连,并具有向所述支撑部一侧的延伸,而与所述支撑部的延伸端固连的连接部。其所述的后保险杠总成安装结构通过使支撑部具有向后围一侧的延伸,且连接部与支撑部的延伸端连接,从而可缩短连接部,也即现有技术中的后保安装支架的长度,由此能够避免现有后保险杠安装结构因后保安装支架长度过长而造成的不足。但没有涉及如何解决后保险杠总成重量较重而造成的安装困难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后保险杠总成安装结构,其能够在满足后保横梁装配的前提条件下,同时具备将后保险杠总成进行预挂的功能,解决后保险杠总成重量较重而造成的不便安装的难题,并且结构简单,容易成型。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车辆后保险杠总成安装结构,包括连接在车架总成的左纵梁后端部上的左安装支架、连接在车架总成的右纵梁后端部上的右安装支架,其特征是:
在所述左纵梁上设有第一左螺母和左加强板,在所述右纵梁上设有第一右螺母和右加强板;所述左安装支架的上部与所述左纵梁上的第一左螺母和左加强板对应连接,所述左安装支架的下部与后保险杠总成的后保横梁的左端部配合连接;
所述右安装支架的上部与所述右纵梁上的第一右螺母和右加强板对应连接,所述右安装支架的下部与后保险杠总成的后保横梁的右端部配合连接。
进一步,所述左加强板呈下边中部设有豁口且倒圆角的三角形,在所述左加强板右侧面的前下角部设有第二左螺母、后下角部设有第三左螺母、上角部设有第四左螺母;所述左加强板的左侧面与所述左纵梁固定连接。
进一步,在所述左安装支架的前部设有左预挂长圆孔、中部上边设有呈“U”形的左避让口、后上部设有左预挂开口孔、左安装圆孔和左安装长圆孔;所述左预挂开口孔与左避让口的后边相连,所述左安装圆孔靠近所述左安装支架的后边,所述左安装长圆孔靠近所述左安装支架后部的上边,所述左预挂开口孔、左安装圆孔和左安装长圆孔的中心连线呈三角形;
所述左预挂长圆孔与所述左纵梁上的第一左螺母对应,并通过螺栓连接紧固;所述左预挂开口孔与所述左加强板上的第二左螺母对应,并通过螺栓连接紧固;所述左安装圆孔与所述左加强板上的第三左螺母对应,并通过螺栓连接紧固;所述左安装长圆孔与所述左加强板上的第四左螺母对应,并通过螺栓连接紧固;
在所述左安装支架的后下部设有凹陷结构,在所述凹陷结构的中心部位设有用于安装后保横梁的左方孔,该左方孔与后保险杠总成的后保横梁的左端部配合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保定长安客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保定长安客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013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车身安全防护系统
- 下一篇:一种减少撞击动能的汽车防撞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