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4;4’-二羟基联苯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04464.7 | 申请日: | 2019-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969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钟铮;密霞;孔媛芳;杨怀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37/58 | 分类号: | C07C37/58;C07C39/15 |
代理公司: | 郑州天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3 | 代理人: | 聂孟民 |
地址: | 450046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羟基联苯 联苯 制备 过氧化氢水溶液 分子筛 分子筛催化剂 分子筛制备 环境友好 溶剂用量 污染问题 有效解决 减压 后冷却 溶剂 收率 蒸除 催化剂 废弃物 保温 过滤 清洁 生产 | ||
本发明涉及4,4’‑二羟基联苯的制备方法,可有效解决利用分子筛制备4,4’‑二羟基联苯,提高产品质量,并防止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方法是,在室温下,将联苯与催化剂铬负载的HZSM‑5分子筛混合在溶剂中,溶剂用量为10~20毫升/1克联苯,再加入质量浓度27%过氧化氢水溶液搅拌,升温至80‑120℃后,保温8小时,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过滤除去分子筛催化剂,滤液减压蒸除,得4,4’‑二羟基联苯;本发明方法简单,成本低,易生产,效果好,收率高,绿色、清洁、环境友好,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化工,特别是用于合成多种医药、染料、高分子聚合物单体的有机化工中间体4,4’-二羟基联苯的一种4,4’-二羟基联苯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4,4’-二羟基联苯是重要的化工中间体,可用作塑料抗老化剂,也常作为中间体用于合成多种医药、染料、高分子产品,尤其是作为原料用于聚碳酸酯、环氧树脂等工程塑料和液晶材料的生产,在有机精细化工有着广泛的用途,具有很高的生产价值和经济价值。
4,4’-二羟基联苯现有的主要生产工艺为联苯磺化碱融法,即:以联苯为原料,与浓硫酸通过磺化反应在4,4’位引入磺酸基,之后与强碱在高温下熔融发生羟基取代反应得到产品。该方法虽然路线简单易行,但在生产中使用强酸、强碱和高温反应条件,不仅能耗高,而且产生大量废酸、废水以及高温结焦废弃物难以处理,严重污染环境,此外由于反应温度高造成副产物较多,难以纯化干净,因而产品纯度质量普遍不高。
ZSM-5分子筛是一种高硅三维交叉直通道的沸石分子筛,具有亲油疏水热稳定性高的特定。其独特的孔结构不仅为择形催化提供空间限制作用,也为反应物和产物提供了丰富的进出通道,同时也是提供了负载催化剂高度分散的场所。其孔道内大量存在的酸性位,可以通过调节硅铝比、金属离子改性等方法调节强度和性质,从而能够对氧化还原、脱氢、异构化、裂解等各类反应起到优异的催化性能,为制备高选择性、高活性反应提供了微观空间基础,因而在分子催化领域具有越来越广泛的用途,但如何应用制备4,4’-二羟基联苯至今未见有公开报导。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4,4’-二羟基联苯的制备方法,可有效解决利用分子筛制备4,4’-二羟基联苯,提高产品质量,并防止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4,4’-二羟基联苯的制备方法是,以联苯为原料,在铬负载的HZSM-5分子筛,过氧化氢存在下,通过催化氧化反应得4,4’-二羟基联苯,具体方法是,在室温下,将联苯与催化剂铬负载的HZSM-5分子筛混合在溶剂中,溶剂用量为10~20毫升/1克联苯,再加入质量浓度27%过氧化氢水溶液搅拌,升温至80-120℃后,保温8小时,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过滤除去分子筛催化剂,滤液减压蒸除,得4,4’-二羟基联苯;
所述的催化剂铬负载的HZSM-5分子筛的制备方法为:将硝酸铬溶于去离子水中,加入HZSM-5分子筛,搅拌均匀后,100℃下烘干2小时,然后置于600℃下焙烧2小时即得;硝酸铬的用量以铬元素的含量计量,满足铬元素与HZSM-5分子筛质量比为1~5:100,HZSM-5分子筛与去离子水用量比为0.8克/1毫升;
所述的溶剂为乙醇、异丙醇、叔丁醇、正丁醇或二氧六环;
所述催化剂铬负载的HZSM-5分子筛的铬质量含量为1%~5%,HZSM-5分子筛中的硅铝比为50~200:1;
所述的物料质量比联苯︰铬负载HZSM-5分子筛︰过氧化氢=1︰0.1~0.3︰0.5~1。
本发明方法简单,成本低,易生产,效果好,收率高,绿色、清洁、环境友好,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反应分子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中医药大学,未经河南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044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