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回收旧沥青混凝土内的沥青与集料分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06082.8 | 申请日: | 2019-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361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杨云龙;杨代宪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瑞欣沥青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7/18 | 分类号: | E01C7/18;C04B26/2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61050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收 沥青 混凝土 集料 分离 方法 | ||
1.一种回收旧沥青混凝土内的沥青与集料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收旧沥青混凝土内的沥青与集料分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废旧沥青混凝土收集,首先将从路面等建筑表面上回收的沥青混凝土块集中进行高压水雾喷淋清洗,然后将清洗后的沥青混凝土块沥干至含水量为3%—15%后备用;
S2,破碎,完成S1步骤后,根据S1步骤得到的沥青混凝土块进行冷风冻干,并使冻干后的沥青混凝土块平均温度不大于0℃,然后将冻干后的沥青混凝土块在-10℃—10℃恒温环境中进行破碎作业,得到粒径5—50毫米的沥青混凝土颗粒;
S3,分离,将S2步骤得到沥青混凝土颗粒均匀铺设,得到宽度为50—200厘米,厚度不大于5厘米的沥青混凝土颗粒层,然后对沥青混凝土颗粒层以0.1—1.5米/秒匀速输送,并在输送过程中,对沥青混凝土颗粒升温至500℃—800℃,并保温5—15分钟,并在保温的后3—10分钟内对沥青混凝土颗粒层在负压状态下进行固液分离,得到液态沥青和附着少量沥青的石材基体,然后对液态沥青直接收集并作为成品以500℃—600℃恒温环境存放,将分离后的附着少量沥青的石材基体在完成保温后在3—10分钟内降温至-10℃—0℃,并在-10℃—10℃恒温环境中对附着少量沥青的石材基体进行破碎作业,得到粒径为1—5毫米的粗料,并对粗料10℃—30℃环境下进行集中存放;
S4,混合再生,向S3步骤得的液态沥青中添加全新沥青,并在500℃—600℃恒温环境中混合均匀,并在沥青完全处于熔融态后,首先将液态沥青中添加全新石材基体,并混合均匀,然后将S3步骤得的粗料添加到液态沥青中混合均匀,即可得到全新沥青混凝土进行施工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收旧沥青混凝土内的沥青与集料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1步骤中高压水水压为1.5—5倍标准大气压,喷淋清洗时间不低于30分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收旧沥青混凝土内的沥青与集料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3步骤中,分离作业时沥青混凝土颗粒层最大长度不大于3米,相邻两个沥青混凝土颗粒层间间距为0.5—3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收旧沥青混凝土内的沥青与集料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3步骤中,沥青混凝土颗粒升温时,采用远红外辐照加热、微波加热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共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收旧沥青混凝土内的沥青与集料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4步骤中,全新沥青与S3步骤得的液态沥青质量比为1:1.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收旧沥青混凝土内的沥青与集料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4步骤中,全新石材基体与S3步骤得的粗料的质量比为1:2—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收旧沥青混凝土内的沥青与集料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4步骤中全新石材基体和S3步骤得的粗料的总体积为全新沥青与S3步骤得的液态沥青总体积的30%—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瑞欣沥青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瑞欣沥青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0608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