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爆震自动标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08638.7 | 申请日: | 2019-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732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杨朝东;汪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腾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P5/152 | 分类号: | F02P5/152;F02B77/08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金致新 |
地址: | 334100 江西省上***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爆震 自动标定 数据分析和处理 爆燃传感器 爆震传感器 点火提前角 高速内燃机 爆震标定 爆震控制 标定过程 电子技术 动态调整 二次分析 反馈信号 方式处理 复杂控制 控制参数 控制要求 收集设备 信号采集 智能优化 智能 点火角 自适应 自学习 标定 滤波 油耗 噪声 匹配 存储 分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爆震自动标定方法,采用发动机爆震智能标定、自适应、自学习的技术进行爆震控制匹配;收集设备运行的以下数据:温度、转速、油耗情况、点火角状况,并存储这些数据以供二次分析,对爆震标定进行智能优化。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判缸、数据分析和处理等复杂控制逻辑大大简化;随着爆震传感器技术及电子技术的发展,信号采集很准确,能够通过不同方式的滤波分析,通过对爆燃传感器反馈信号不同方式处理,可以较好地排除无关的噪声,从而准确辨析发动机工作暴震情况,动态调整点火提前角等控制参数;从而适应高速内燃机精确控制要求,实现整个智能标定过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发动机测试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爆震自动标定方法。
背景技术
发动机管理系统(EngineManagement System,即EMS):1979年,BOSCH公司将点火提前角电子控制与燃油定量电子控制融为一体,开发出Motronic,并引入爆震控制、排气再循环等,以满足更趋严格的性能和排放要求,其电子控制范围覆盖整个发动机,称为发动机电子管理系统,其核心是燃油定量和点火正时电子控制。其技术方案是:
1、通过发动机台架的匹配,使发动机具有良好的稳态性能,在保证发动机工作可靠性(无爆震,无过热)的情况下,达到发动机的设计功率,扭矩和油耗性能。
2、通过对发动机在车辆上的匹配,使发动机与车辆其他系统(各种电器负载,传动系统,制动系统,三元催化转化器等等)协调工作,保证发动机在各种环境和工作条件下,都具有良好的起动怠速性能,良好的驾驶舒适性和排放性能。同时还要进行完善的车载诊断系统(OBD)的匹配。
3、通过高温,高寒和高原等道路环境试验,对匹配好的各种性能进行全方位地验证,保证发动机和车辆在各种情况下都能达到既定的安全,环保和驾驶舒适性等严格的指标。
对于发动机来说,标定技术上就是控制进气(合理的配气相位,节气门开度等)、喷油(最佳的空燃比)及点火(合适的点火提前角)三者的最佳值配合。
目前,各种发动机电子管理系统已经成为提高燃油经济性和满足更为严格的排放法规的决定性因素。
发动机管理系统以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即ECU)为中心,ECU接受来自传感器的各种信息,经过处理、分析以后,发出控制信号给各种执行器。在发动机匹配工作中,就是通过各种匹配实验,对ECU各种参数进行设置,从而达到发动机匹配工作的目标。
发动机匹配工作就是在某个确定的发动机管理系统(EMS)下,通过各种项目标定匹配,为发动机控制器(ECU)各类参数设置合适的值,以达到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安全性、排污性而确定的各工况最佳空燃比、最佳点火提前角的要求。
在发动机标定过程中,爆震是一种非正常燃烧,强烈爆震会损坏发动机,而现代高压缩比的发动机导致更多的爆震倾向,因此爆震匹配是发动机匹配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核心工作环节。
发动机标定匹配工作是为众多的匹配参数设置合适的值,发动机爆震标定匹配参数的数量随着系统的复杂程度、控制软件的先进程度的变化而变化的。这些标定匹配参数有些是特性值,有些是一条二维特性曲线,有些则是矩阵(三维特性图),所以爆震标定匹配参数的确定需要通过大量的试验和数据分析而得。
一般来说,在项目确定后,发动机匹配工作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项目准备阶段、基本匹配阶段、精细匹配阶段和认可阶段,直至对最终匹配数据认可(SOP阶段),一般需要18个月左右(完成三高试验)。
作为现代汽车中最主要的电控模块之一,ECU标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也不能全部依赖于标定,比如油耗、最大功率扭矩等性能主要还是取决于发动机本身的效率,标定的作用是将最佳性能发挥出来。
但是,目前标定的全部工作都还是由人工并借助大量的计算机上位机软件来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腾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汉腾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086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能高效的用于水利发电装置的水轮机蜗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