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整体式爆震冲压发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10252.X | 申请日: | 2019-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311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范玮;李清安;王可;孙田雨;王致程;范明华;王云;张晋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02K7/18 | 分类号: | F02K7/18;F02C7/04;F02C7/05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72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整体 式爆震 冲压 发动机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整体式爆震冲压发动机,所属爆震发动机技术与冲压发动机技术领域,由可开合进气道(1),隔离段(2),共用燃烧室(3),火箭推进剂(4),共用尾喷管(5)组成。其运行过程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火箭助推器工作阶段,第二阶段为爆震冲压发动机工作阶段。本发明能免去整体式冲压发动机抛甩火箭助推器尾喷管的步骤,去掉抛甩控制、执行装置与火箭助推器尾喷管结构,可减轻发动机的重量,增加发动机的推重比与可靠性,有效增加发动机的可重复使用率,采用爆震燃烧代替常规的等压燃烧可提升发动机的热效率,从而有利于改善使用此类发动机的经济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爆震发动机技术与冲压发动机领域,具体为一种整体式爆震冲压发动机。
背景技术
爆震燃烧是一种增压燃烧,相比于常规等压燃烧的发动机,采用爆震燃烧的发动机具有更高的热循环效率与更低的熵增等潜在优势。因此,以爆震为基本燃烧方式是未来发动机的发展趋势。
整体式冲压发动机是一种火箭冲压组合发动机。它共用了火箭助推器燃烧室与冲压发动机燃烧室,有效地利用了发动机的空间,节省了发动机的结构质量。其运行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中,进气道关闭,以火箭助推器为动力将飞行器从地面零速送至一定高压与速度的飞行接力点;此时火箭助推器停止工作,进气道开启,冲压发动机点火工作后进入第二阶段,此后,继续加速飞行器或使飞行器在巡航状态下飞行。虽然整体式冲压发动机技术已较为成熟,但是由于火箭助推器燃烧室工作室压更高,所要求的尾喷管吼道面积不同,第一阶段火箭助推器的尾喷管不能用于第二阶段冲压发动机的工作。在接近飞行接力点时,通常需要抛掉火箭助推器的尾喷管。该尾喷管不仅增加了发动机的质量,还增加了额外的抛甩控制装置。此外,由于抛甩动作通常采用爆破螺栓进行爆破的方式,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使发动机几乎无重复利用的可能。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整体式冲压发动机抛去火箭助推器尾喷管所带来的缺点,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整体式爆震冲压发动机,使火箭助推器与冲压发动机的尾喷管共用,进而免去抛甩尾喷管的步骤。
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的一种整体式爆震冲压发动机,由可开合进气道(1),隔离段(2),共用燃烧室(3),火箭推进剂(4),共用尾喷管(5)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开合进气道(1)位于发动机的最前端,其气流出口与隔离段(2)气流入口相连;所述共用燃烧室(3)前连隔离段(2),后连共用尾喷管(5);所述的一种整体式爆震冲压发动机的运行过程按先后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火箭助推器工作阶段,第二阶段为爆震冲压发动机工作阶段;在第一阶段中,所述隔离段(2)与共用燃烧室(3)共同组成火箭助推器的燃烧室;在第二阶段,所述共用燃烧室(3)为爆震燃烧室,可为脉冲爆震燃烧室、旋转爆震燃烧室或其他类型的爆震燃烧室;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燃烧室的工作室压相同;所述共用尾喷管(5)适用于所述整体式爆震冲压发动机两阶段的工作。
所述的一种整体式爆震冲压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开合进气道(1),由可移动中心锥(11)与内通道(12)构成;可移动中心锥(11)可沿发动机中轴线向上游或下游平移,可由螺杆驱动;可移动中心锥(11)移动至上止点时恰好使其最大外径与发动机内壁相切,使可开合进气道(1)闭合;可开合进气道(1)闭合时,应满足燃烧室在高压工作时的气密性与强度;可移动中心锥(11)向下游平移至下止点后,可移动中心锥(11)与发动机内壁之间形成内通道(12),此时可开合进气道(1)完全开启;可移动中心锥(11)的作动总时间应小于1s,不影响火箭助推器与冲压发动机工作的切换;在可开合进气道(1)开启时,所形成的内通道(12)型面应满足发动机对来流流量与压缩的要求。
所述的一种整体式爆震冲压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发动机启动前,所述火箭推进剂(4)存放于隔离段(2)与共用燃烧室(3)共同组成的内部腔室中,可为固体火箭推进剂也可为高压液体火箭推进剂;所述推进剂(4)仅用于使飞行器加速至飞行接力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102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