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吸附剂吸附-活化复活-再吸附油气回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15397.9 | 申请日: | 2019-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213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黄维秋;乔畅;黄顺林;田素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02 | 分类号: | B01D53/02;C10G5/02;C10G5/06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英诺创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8 | 代理人: | 王美华 |
地址: | 21316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附剂 吸附 活化 复活 油气 回收 系统 | ||
1.一种吸附剂吸附-活化复活-再吸附油气回收系统,具有吸入油气空气混合气的风机、一对并排设置交替实现油气吸附和油气解吸的吸附解吸塔、回收罐、热循环解吸强化系统、冷循环吸附强化系统、冷循环制冷器、制冷系统以及控制整套系统运行的控制系统,所述吸附解吸塔之间设有实现一对吸附解吸塔交替进行油气吸附和油气解吸的自动转换系统,其特征是:
吸附解吸塔:包括位于吸附解吸塔塔体上部的吸附剂热复活系统、位于吸附解吸塔塔体下部的吸附解吸强化系统;所述的吸附剂热复活系统包括若干加热棒以及与加热棒同数量的绝缘接线头,吸附解吸塔的塔体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吸附剂热复活系统的温度控制在60~95℃;所述的吸附解吸强化系统具有若干上下均匀分布在吸附解吸塔塔体内的盘管,所述吸附解吸强化系统中热循环体系温度控制在65~95℃,冷循环体系温度控制在5~15℃;吸附解吸塔内添加的吸附剂为石墨烯+活性炭复合型吸附剂或硅胶+活性炭复合型吸附剂,所述石墨烯与活性炭之间的配比1∶5~1∶15或硅胶与活性炭之间的配比为1∶3~1∶10;
制冷系统:具有依次连接的制冷压缩机、风冷冷凝器以及热循环换热器;
热循环解吸强化系统:具有热源水箱、连接热源水箱出水端的热循环水泵以及连接热源水箱进水端的换热管;热循环解吸强化系统中的部分热源来源于制冷系统中热循环换热器换取的热量;
冷循环吸附强化系统:具有冷源水箱、连接冷源水箱出水端的冷循环水泵以及连接冷源水箱进水端的制冷管;冷循环吸附强化系统中的部分冷源来源于冷循环制冷室换取的冷量;
冷循环制冷器:具有冷循环制冷室以及S型水封管,所述的制冷管设在冷循环制冷室内;
自动转换系统:具有进口四通阀、出口四通阀、并联式多开口进液管以及并联式多开口出液管,出口四通阀分别与制冷管和换热管连接,进口四通阀分别与热循环水泵和冷循环水泵连接;进口四通阀的上端进口与下端进口为互斥状态,进口四通阀的左端出口与右端出口为互斥状态;出口四通阀的左端进口与右端进口为互斥状态,出口四通阀的上端出口与下端出口为互斥状态;
所述的风机出口与吸附解吸塔底部连接,吸附解吸塔连接有实现塔内真空的真空泵,真空泵出口连接有缓冲罐,缓冲罐顶部出口与冷循环制冷室连接,冷循环制冷室底部通过S型水封管与回收罐入口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剂吸附-活化复活-再吸附油气回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风机通向吸附解吸塔的管路上依次连接有自动进样器和色谱仪,吸附解吸塔上端出口连接有阻火器,阻火器出口管路与尾气排放出口相通并在管路末端依次连接有自动进样器和色谱仪,吸附解吸塔顶端具有气体入口,吸附解吸塔底部与真空泵入口连接而实现吸附解吸塔内部真空和破真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剂吸附-活化复活-再吸附油气回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制冷系统中,制冷压缩机的制冷剂管线出口经过风冷冷凝器与热循环换热器的制冷剂管线入口相连接,热循环换热器的制冷剂管线出口经过电液阀与冷循环制冷室的制冷剂管线入口相连接,冷循环制冷室的制冷剂管线出口与制冷压缩机的制冷剂管线入口相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剂吸附-活化复活-再吸附油气回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热源水箱出口与热循环水泵入口相连接,热循环水泵出口与进口四通阀下端入口相连接;冷源水箱出口与冷循环水泵入口相连接,冷循环水泵出口与进口四通阀上端入口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1539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