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铑催化芳烃氧化胺化制备2-吡啶基取代的芳胺类化合物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16654.0 | 申请日: | 2019-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246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孙佳琼;李兴伟;郑光范;孔令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17/10 | 分类号: | C07D417/10;C07D417/14;C07D487/04;C07D403/04;C07D275/06;C07D417/04 |
代理公司: | 西安永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1 | 代理人: | 高雪霞 |
地址: | 71006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催化 芳烃 氧化 制备 吡啶 取代 芳胺类 化合物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铑催化芳烃氧化胺化制备芳胺类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以Cp*Rh(CH3CN)3(SbF6)2为催化剂、醋酸碘苯为氧化剂,或者以[RhCp*Cl2]2为催化剂、醋酸钠为碱、醋酸碘苯为氧化剂,实现芳烃和二级磺酰胺类亲核性氮源温和条件下的偶联反应,合成芳胺类化合物。本发明操作简单,反应条件相对温和,催化剂用量少,使用的氧化剂绿色环保,无毒性,成本较低,底物的适用范围宽泛,目标物质的产率高,可广泛用于芳胺类化合物的制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2-吡啶基取代的芳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Cp*Rh(CH3CN)3(SbF6)2或[RhCp*Cl2]2为催化剂、醋酸钠为碱、醋酸碘苯为氧化剂,实现芳烃和二级磺酰亚胺类亲核性氮源的氧化偶联,合成芳胺类化合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芳胺类骨架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如:抗菌、抗真菌、抗病毒、抗炎、抗微管蛋白等。芳胺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农药、染料和药物分子中,芳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在有机合成和相关交叉学科领域具有重要意义。过渡金属催化的C-H键直接胺化反应无疑是构建芳胺类骨架最行之有效的合成策略。Rh催化剂在实现导向基团辅助的芳烃胺化领域表现出了极高的反应活性,并取得了很大进展。
但是之前报道的Rh催化的芳烃胺化反应需要预先活化的亲电型胺化试剂,或采用吗啡啉、四氢吡咯等富电子的亲核性氮元,且采用当量的银盐作为氧化剂(Angew.Chem.Int.Ed.,2017,56,7449)。虽然有磺酰胺与芳烃的氧化胺化反应被报道,但是该反应经历乃春机制进行,因而氮源仅局限于一级胺(Org.Lett.,2013,15,5106;J.Am.Chem.Soc.,2014,136,5904;ACS.Catal.,2015,5,6665)。缺电子的二级胺如糖精、双苯磺酰亚胺等的直接氧化胺化的例子尚未被报道。亲电性氮元通常是通过亲核性氮元的活化而制备,这无疑导致成本的提高,原子和步骤经济性差并且伴随着副产物生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Rh催化2-吡啶基芳胺类化合物制备方法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以Cp*Rh(CH3CN)3(SbF6)2或[RhCp*Cl2]2为催化剂、醋酸钠为碱、醋酸碘苯为氧化剂,无需添加配体,实现芳烃和二级磺酰亚胺类亲核性氮源的偶联反应,高选择性、高产率制备芳胺类化合物的方法。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以[RhCp*Cl2]2为催化剂、醋酸钠为碱、醋酸碘苯为氧化剂,将芳烃和二级磺酰亚胺类亲核性氮源在有机溶剂中100~120℃偶联反应24~48小时,得到芳胺类化合物;或者以Cp*Rh(CH3CN)3(SbF6)2为催化剂、醋酸碘苯为氧化剂,将芳烃和二级磺酰亚胺类亲核性氮源在有机溶剂中100~120℃偶联反应24~48小时,得到芳胺类化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师范大学,未经陕西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166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