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17074.3 | 申请日: | 2019-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416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须藤淳一;新井博之;山田浩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R16/06 | 分类号: | B60R16/06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高培培;车文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放电 除电器 导电性材料 透明的 空气离子 电导通 空气流 正电荷 除电 车身 剥离 中和 变更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抑制车辆的外观的变更且抑制空气流的剥离的技术。本实施方式为一种车辆,具备自放电式除电器和透明的导电性材料,该自放电式除电器通过使负的空气离子产生的自放电来对在车身产生的正电荷进行中和除电,所述自放电式除电器和所述透明的导电性材料电导通。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将表面形成为凹凸的气流剥离降低片粘贴于外饰的车辆。
专利文献2以及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一种在供空气从空调装置朝向车室内流动的管道内或门饰内设有与高电压装置连接的放电针的车辆。并且,构成为将通过从放电针的前端部产生的电晕放电而离子化的空气向车室内供给。
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那样将气流剥离降低片粘贴于外饰时,在车身的外侧表面形成凹凸,因此车辆的外观受损。并且,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气流剥离降低片由硅橡胶形成,因此容易伴随于行驶而该气流剥离降低片带有静电。因此,有可能通过由空气离子和气流剥离降低片带有的静电所产生的斥力而空气从车身的外侧表面剥离。
并且,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向车室内供给空气离子的车辆。然而,在这些公报所记载的发明中,没有着眼于车身带有的静电与在车身的表面流动的空气的空气动力特性之间的关系。因此,通常空气带有正电荷,因此在车身带有正的静电的情况下,以静电为起因的斥力(排斥力)作用于空气流与车身之间,有可能由于该斥力而空气流从车身的外侧表面附近剥离。
如上述那样空气流从车身的外侧表面剥离时,有可能无法获得意向的空气动力特性,行驶性能或者操纵稳定性等下降。
因此,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一种具备自放电式除电器的车辆,该自放电式除电器通过自放电对特定部位的正电荷进行中和除电,该特定部位具有使行驶时在所述车身的周围流动的带正电的空气流从沿着车身的表面的流动开始向从表面离开的流动变化的剥离形状。专利文献4记载了通过该技术能够抑制由于车身带有正的静电而带有正电荷的空气流从车身的外侧表面剥离。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8888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22613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8-273224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许第6168157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如专利文献4所记载的技术那样,通过使自放电式除电器配置于车身,能够抑制空气流的剥离,其结果是,能够使车辆的操纵稳定性提高,所述自放电式除电器通过自放电对正电荷进行中和除电。然而,虽然越将自放电式除电器设置于车辆,越容易抑制空气流的剥离,但是使用太多自放电式除电器时,车辆的外观有可能受损。因此,期望开发一种能够抑制车辆的外观的变更且抑制空气流的剥离的技术。
因此,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抑制车辆的外观的变更且抑制空气流的剥离的技术。
因此,本发明者们在专心研究时发现通过将透明的导电性材料配置于车身,使该导电性材料与自放电式除电器电导通,能够抑制车辆的外观的变更且通过自放电式除电器对在车身产生的正电荷进行中和除电,从而得到本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方案例如以下一样。
(1)一种车辆,具备自放电式除电器和透明的导电性材料,所述自放电式除电器通过使负的空气离子产生的自放电来对在车身产生的正电荷进行中和除电,所述自放电式除电器和所述透明的导电性材料电导通。
(2)根据(1)所述的车辆,所述透明的导电性材料配置于能够从所述车辆的外侧视觉识别的部分的至少一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170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