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茶包袋及其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17761.5 | 申请日: | 2019-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954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和平;潘安定;刘学军;胡凯;陈旭;赵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山永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15/08 | 分类号: | B32B15/08;B32B15/20;B32B27/08;B32B27/28;B32B27/32;B32B3/24;B65D30/02;B65D30/08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王挺;郑琍玉 |
地址: | 2459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茶包袋 智能茶包 微孔 生产工艺 复合包装膜 印刷膜 内膜 凹版印刷 包装茶叶 挤出复合 膜层结构 茶汁 铝基 热封 水中 制备 激光 开水 取出 饮用 便利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茶包袋及其生产工艺。该茶包袋由复合包装膜构成,所述复合包装膜的膜层结构依次为CPP印刷膜、第一挤复PP膜、第一挤复EAA膜、铝基、第二挤复EAA膜、第二挤复PP膜以及CPP内膜;所述茶包袋上打有0.7‑0.9mm微孔;该茶包袋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制备CPP印刷膜以及CPP内膜、凹版印刷、挤出复合、激光打微孔、热封。该智能茶包袋经包装茶叶后具有一定的刚性且可以在100℃开水中进行搅拌,同时通过微孔快速将茶汁分散到水中,之后取出完整茶包袋即可饮用,十分便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膜材料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智能茶包袋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茶叶包装主要是金属罐或复合软复合包装膜进行包装,为了使用方便,市场上有计量的小包装。比较常见的是酒店里使用的无纺布茶包,在使用时,将茶包直接泡在开水里,但常常需要较长时间的浸泡,茶包才浸入水中,影响热饮的及时性和方便性。那么如何获得一种可以实现茶包快速浸泡与饮用的复合包装膜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茶包袋及其生产工艺。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茶包袋,该茶包袋由复合包装膜构成,所述复合包装膜的膜层结构依次为CPP印刷膜、第一挤复PP膜、第一挤复EAA膜、铝基、第二挤复EAA膜、第二挤复PP膜以及CPP内膜;所述茶包袋上打有0.7-0.9mm微孔;
所述CPP印刷膜包括电晕层、中间层以及热封层,所述CPP印刷膜的电晕层包括73-77wt.%三元共聚PP以及23-27wt.%均聚PP,所述CPP印刷膜的中间层包括改性均聚PP,所述CPP印刷膜的热封层包括二元共聚PP;
所述第一挤复PP膜、第二挤复PP膜各自包括73-77wt.%三元共聚PP以及23-27wt.%乙烯基弹性体;所述第一挤复EAA膜、第二挤复EAA膜各自包括乙烯丙烯酸共聚物;
所述CPP内膜包括电晕层、中间层以及热封层,所述CPP内膜的电晕层包括三元共聚PP,所述CPP内膜的中间层包括改性均聚PP,所述CPP内膜的热封层包括71-75wt.%三元共聚PP、23-27wt.%丙烯基弹性体以及1-3wt.%开口剂。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CPP印刷膜的电晕层厚度为5微米,所述CPP印刷膜的中间层厚度为20微米,所述CPP印刷膜的热封层厚度为5微米;
所述第一挤复PP膜、第二挤复PP膜、第一挤复EAA膜、第二挤复EAA膜厚度分别为10微米;所述铝基厚度为9微米;
所述CPP内膜的电晕层厚度为5微米,所述CPP内膜的中间层厚度为30微米,所述CPP内膜的热封层厚度为5微米。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CPP印刷膜的电晕层表面印刷有不可逆温变油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茶包袋为条包。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CPP印刷膜电晕层的三元共聚PP牌号为FL7642,所述CPP印刷膜电晕层的均聚PP牌号为FC801MX;所述CPP印刷膜中间层的改性均聚PP牌号为HD915;所述CPP印刷膜热封层的二元共聚PP牌号为RD256CF;
所述第一挤复PP膜、第二挤复PP膜中三元共聚PP牌号为9413,所述第一挤复PP膜、第二挤复PP膜中乙烯基弹性体牌号为PT1450;所述第一挤复EAA膜、第二挤复EAA膜中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牌号为3004;
所述CPP内膜电晕层的三元共聚PP牌号为FL7642;所述CPP内膜中间层的改性均聚PP牌号为HD915;所述CPP内膜热封层的三元共聚PP牌号为FL7642,所述CPP内膜热封层的丙烯基弹性体牌号为3980,所述CPP内膜热封层的开口剂牌号为A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山永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黄山永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177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