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防结焦沉降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18319.4 | 申请日: | 2019-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872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刘熠斌;陈小博;冯翔;杨朝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C10G11/14 | 分类号: | C10G11/14;C10G75/00;B01J8/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23 | 代理人: | 王彩霞 |
地址: | 26658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升 催化裂化 结焦 沉降 | ||
一种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的沉降器,沉降器为一罐体,在沉降器内设有第一隔板,将罐体在轴向方向上分为上空腔、下空腔;上空腔内设有旋风分离器,下空腔为沉降器的汽提段,在下空腔内设有第二隔板,第二隔板将下空腔从水平方向上分隔为两个空腔,即第一下空腔、第二下空腔;第一、二下空腔下部设有输送蒸汽的部件。本申请中的沉降器可有效地提高二段提升管待生催化剂的汽提效率,降低二段待生催化剂的焦炭含量,再结合汽提段和油气分离腔的分隔,汽提油气和待生催化剂不再进入沉降器上空腔,在沉降器上空腔内部不会悬挂焦炭,这样大大降低了沉降器内的结焦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油催化裂化反应装置,具体的,涉及一种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装置,更具体的,涉及一种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反应装置的沉降器。
背景技术
催化裂化(FCC)是我国炼油工业中最重要的二次加工过程,其目的是提高原油加工深度和产品质量,增加轻质油产量。随着催化裂化工艺和催化剂技术的不断发展,催化原料油拓展到渣油,原料油重质化导致重油催化裂化装置沉降器的结焦问题变得日益严重。沉降器结焦问题已成为影响重油催化裂化装置长周期平稳运行的一个重大隐患,如果装置发生异常波动(如进料中断、再生器闷床等),沉降器内结焦块一旦发生脱落,堵塞催化剂循环通道,导致循环不畅或中断、催化剂跑损,直至装置被迫停车清焦,给企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催化裂化装置提升管反应器出口都设有气固快速分离装置(粗旋),用于实现油气与催化剂快速分离、终止裂化反应,分离效率高达98%以上,提升管反应后的油气与催化剂经过快分设备(粗旋)分离后,进入沉降器顶部的旋风分离器(顶旋)。旋风分离器料腿排除的催化剂进入汽提段,经过水蒸气汽提脱附催化剂夹带和吸附的油气进入沉降器的上部空间,经粗旋与顶旋的连接口进入顶旋,与反应油气一起进入分馏塔。汽提油气从沉降器下部慢速上升到沉降器上部,停留时间在60~120秒,在500℃高温下容易导致沉降器结焦。另外,由汽提蒸汽自汽提段带出的催化剂进入沉降器的上部,是造成沉降器结焦的重要原因。
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技术通过分段反应和催化剂接力实现了原料的充分转化和产物分布的灵活调控,但是,在加工重质原料时仍然存在沉降器的结焦问题。
为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的沉降器,这种沉降器可以有效地防止其内结焦。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的沉降器,可减低待生催化剂焦炭含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的沉降器,沉降器为一罐体,在沉降器内设有第一隔板,将罐体在轴向方向上分为上空腔、下空腔;
上空腔内设有旋风分离器,下空腔为沉降器的汽提段,在下空腔内设有第二隔板,第二隔板将下空腔从水平方向上分隔为两个空腔,即第一下空腔、第二下空腔;第一、二下空腔下部设有输送蒸汽的部件。
本申请中通过在汽提段设有第二隔板,有效地提高二段待生催化剂的汽提效率,降低二段待生催化剂的焦炭含量,再结合汽提段和油气分离腔的分隔,油气和待生催化剂不再进入沉降器上空腔,在沉降器上空腔内部不会悬挂焦炭,这样大大降低了沉降器内的结焦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本申请的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的沉降器的一种实施方案;
图2第二隔板的布置示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的沉降器进一步详细叙述。并不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其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界定。某些公开的具体细节对各个公开的实施方案提供全面理解。然而,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知道,不采用一个或多个这些具体的细节,而采用其他的材料等的情况也可实现实施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183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