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不结球白菜小孢子胚胎诱导率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20015.1 | 申请日: | 2019-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378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李英;张西林;侯喜林;王建军;刘同坤;肖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傅婷婷;徐冬涛 |
地址: | 211225 江苏省南京市溧***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孢子 不结球白菜 胚胎诱导 培养基 花蕾 植株 润洗 采集 简化操作步骤 黄绿色沉淀 活性炭 抗坏血酸 热激处理 生产效率 研磨 暗培养 成熟胚 胚状体 稀释 胚率 过滤 胚胎 清洗 消毒 培育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不结球白菜小孢子胚胎诱导率的方法。一种提高不结球白菜小孢子胚胎诱导率的方法,包括:(1)采集花蕾;(2)培育小孢子胚胎:将步骤(1)采集的花蕾消毒清洗、润洗;将润洗后的花蕾研磨,过滤,离心,黄绿色沉淀用添加1号培养基稀释,进行热激处理,24‑26℃暗培养14‑16天,形成胚状体;1号培养基为添加0.04~0.08mg/L6‑BA、10~20mg/L抗坏血酸和1mg/mL活性炭的NLN‑13培养基;(3)成熟胚萌发成植株。本发明所述方法在能够保证出胚率的情况下,简化操作步骤,大大减少了操作时间,提高了植株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组培领域,涉及一种提高不结球白菜小孢子胚胎诱导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小白菜主要是异花授粉植物,在传统育种工作中,需要得到纯化亲本只能通过常规自交,由于自交衰退,纯合亲本的选育就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并且用时长,耗费人力以及财力,育种效率很低。小孢子培养技术是利用细胞全能性,将单个细胞培养成纯合植株的过程,能够有效的缩短育种年限,很短的时间内就可获得大量的纯合植株,大大的提高了育种效率。lichter1982年首次在甘蓝型油菜上发现,利用小孢子培养技术可以获得胚状体,从此芸薹属蔬菜小孢子培养方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目前在芸薹属青花菜、大白菜、甘蓝、不结球白菜等品种上都取得了成功。在我国,这项技术相对起步比较迟,主要是在借鉴国外的知识上,迅猛发展起来的,1993年曹鸣庆首次成功利用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培育出了胚状体,后来这项技术在我国快速发展,在芸薹属的许多品种中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并且在芸薹属的青花菜、芥蓝、花椰菜中获得了小孢子再生植株。但目前该技术出胚率低,且污染问题较为严重。
不结球白菜难以鉴定其倍性,因为其从苗期到花期没有明显的形态学特征,尽管在花期单倍体会产生发育不良的花或者败育的花粉,部分四倍体株型较大或有较大的花,但是二倍体和四倍体依然难以区分。因此,长期以来都是通过显微观察来鉴定个体的染色体倍性,主要方法有花粉粒大小判别法、根尖染色体计数法、气孔保卫细胞叶绿体计数法、保卫细胞长度测量法等。这些方法费时费力且不准确。
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rtry,FCM)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技术,它集计算机技术、激光技术、流体力学、细胞化学、细胞免疫学于一体,可以定量地测定某一细胞中的DNA、RNA或某种特异蛋白的含量,以及细胞群体中上述成分含量不同的细胞数量。流式细胞术不受植物取材部位和细胞所处时期的限制,制样简单,灵敏度、分辨率及准确性较高,数据的可重复性好,测试速度快,适合于样品较多的倍性检测分析。目前流式细胞术已经普遍应用于植物基因组大小或者植物倍性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提高不结球白菜小孢子胚胎诱导率的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不结球白菜小孢子植株倍性鉴定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
一种提高不结球白菜小孢子胚胎诱导率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花蕾的选取:选取花瓣与花药长度比为1:1的花蕾;
(2)培育小孢子胚胎:将步骤(1)采集的花蕾消毒清洗后用1/2NLN-13培养基润洗;将润洗后的花蕾充分研磨,过滤,离心,黄绿色沉淀用添加1号培养基稀释,分装到培养皿中热激处理,24-26℃暗培养14-16天,形成胚状体;所述的1号培养基为添加0.04~0.08mg/L6-BA、10~20mg/L抗坏血酸和1mg/mL活性炭的NLN-13培养基;
(3)成熟胚萌发成植株:将胚状体至于1号培养基中进行振荡培养,将其中转绿的成熟胚转移到固体2号培养基中培育38-50d,直接进行炼苗移栽;所述的固体2号培养基为添加0.02mg/L NAA、2mg/L 6-BA、3%蔗糖和1.2%琼脂的1/2MS培养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农业大学,未经南京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200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