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高玉米浸泡效果的复合菌剂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20358.8 | 申请日: | 2019-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1338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佟毅;李义;陶进;潘忠;张媛;焦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吉林中粮生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08B30/04;C12R1/07;C12R1/125;C12R1/10 |
代理公司: | 11283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乔雪微;刘依云 |
地址: | 102209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菌剂 玉米浸泡 蛋白酶 半纤维素酶 纤维素酶 微生物发酵 微生物群落 玉米深加工 功能酶 添加量 工段 集群 收率 菌种 淀粉 浸泡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玉米深加工领域,公开了一种提高玉米浸泡效果的复合菌剂及其应用。所述复合菌剂含有能够产蛋白酶、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的菌种。本发明利用几种不同功能的微生物发酵产生蛋白酶、半纤维素酶、纤维素酶等功能酶,并将其结合到玉米浸泡工段,基于上述微生物群落集群效应,达到了减少SO2添加量、缩短浸泡时间和提高淀粉收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玉米深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玉米浸泡效果的复合菌剂,以及所述复合菌剂在玉米浸泡中的应用和一种提高玉米浸泡效果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玉米淀粉的制备分干法和湿法两类。干法工艺是指靠磨碎、筛分、风选的方法,分离出胚芽和纤维,得到低脂的玉米粉。湿法工艺是玉米经浸泡、粗细研磨,使胚芽、纤维和蛋白质分离出来,得到高纯度的玉米淀粉。目前为获得高纯度的玉米淀粉,一般采用封闭式湿法工艺。
玉米浸泡是湿法生产玉米淀粉工艺中的第一步,也是提取淀粉的首要过程。这一步骤直接影响着淀粉工业各类产品的收率和质量。浸泡的主要目的是使玉米籽粒软化,含水45%左右。浸出的可溶性物质,主要为矿物质、蛋白质和糖等;浸泡过程主要是破坏蛋白质网络结构,使淀粉和蛋白质分离;并且在浸泡的过程中还需要防止杂菌污染,抑制氧化酶反应,避免淀粉变色。常规工艺需向浸泡液中添加2000-5000ppm的高浓度SO2,在48-55℃高温下浸泡48-72h,以充分瓦解包裹在淀粉外侧的蛋白质网,达到较好的玉米浸泡分离效果。含二氧化硫的浸泡水对蛋白质网的分散作用随着二氧化硫含量增加而增强。当二氧化硫浓度为2000-3000ppm时,蛋白质网分散作用适当,淀粉较易分离;而浓度低于1000ppm时,不能发生足够的分散作用,淀粉分离困难。然而,SO2的大量使用会造成环境污染、设备腐蚀和淀粉产品中亚硫酸残留过高等问题。
此外,浸泡在整个生产工艺流程中所占时间最长,消耗能源多,因此浸泡周期过长也是影响玉米淀粉生产效率的瓶颈问题。
目前也有一些新兴的玉米加工方法,例如是用单一或复合酶制剂来辅助玉米浸泡和淀粉生产,但是酶制剂成本相对较高,生产条件不易控制,因此未广泛使用。微生物发酵辅助玉米浸泡是在浸泡液中添加某种微生物或微生物发酵产物,对浸泡过程产生积极效果,目前有报道加入嗜热乳酸菌、烟曲霉、芽孢杆菌等辅助浸泡,但均为单一微生物作用并且有些需要对浸泡流程进行较多改变。
因此,开发能够缩短浸泡时间,减少SO2用量且不需要对现有浸泡流程进行较多改变的新工艺,将对玉米淀粉湿法加工工艺提升起到重要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复合菌剂,该复合菌剂的使用能够大大缩短玉米的浸泡时间,减少SO2用量,同时也不需要对玉米的浸泡流程进行改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提高玉米浸泡效果的复合菌剂,所述复合菌剂含有能够产蛋白酶、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的菌种。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如上所述的复合菌剂在玉米浸泡中的应用。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玉米浸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玉米在含有如上所述的复合菌剂的浸泡液中进行浸泡。
本发明利用几种不同功能的微生物发酵产生蛋白酶、半纤维素酶、纤维素酶等功能酶,并将其结合到玉米浸泡工段,基于上述微生物群落集群效应,达到了减少SO2添加量、缩短浸泡时间和提高淀粉收率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粮集团有限公司;吉林中粮生化有限公司,未经中粮集团有限公司;吉林中粮生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203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