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20927.9 | 申请日: | 2019-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731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何伟东;冯超;杨春晖;陈宁;周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东为氢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8/1053 | 分类号: | H01M8/1053;H01M8/1039;H01M8/1051;H01M8/1044;H01M8/1069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26 | 代理人: | 廖文丽;武森涛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质子 交换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质子交换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质子交换膜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层膜,所述第二层膜在第一和第三层膜之间,所述第二层膜的组份为:过渡金属硫化物3.125%~16.25wt%、烯类聚合物6.25%~62.5wt%、全氟磺酸21.25~90.625wt%;
所述第一和第三层膜的组份为:全氟磺酸、聚偏氟乙烯共聚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质子交换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烯类聚合物为聚乙烯,聚丙烯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质子交换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三层膜的组份为全氟磺酸31.25~93.75wt%、聚偏氟乙烯共聚物6.25~68.75wt%。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质子交换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偏氟乙烯共聚物为PVDF-TrFE、PVDF-CTFE、PVDF、PVDF-HFP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质子交换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氟磺酸为聚合物当量范围750~1100的全氟磺酸树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质子交换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氟磺酸为聚合物当量范围780~900的全氟磺酸树脂。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质子交换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金属硫化物为层状过渡金属硫化物;所述过渡金属硫化物的尺寸为纳米级。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质子交换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金属硫化物为层状过渡金属硫化物;所述过渡金属硫化物的尺寸为纳米级。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质子交换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金属硫化物为层状二硫化钼,层状二硫化钛、层状二硫化钨、层状硫化锰中的至少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质子交换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和第三层膜厚度范围为5~20μm;第二层膜厚度至少10μm。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质子交换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和第三层膜厚度范围为5~20μm;第二层膜厚度至少10μm。
12.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质子交换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质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如下:
a.将全氟磺酸与有机溶剂B在80~100℃混合均匀,得胶液A;b.将聚偏氟乙烯共聚物与所述胶液A混合,在80~100℃搅拌,静置,排除气泡,再搅拌混合至形成稳定均匀的胶液B;
c.将制备的胶液B过50~200目筛,筛下物为胶液C,将胶液C制备成膜,干燥得第一层膜;
d.将烯类聚合物与有机溶剂A在80~100℃混合得溶液D;
e.将全氟磺酸加入到溶液D中,在80~100℃搅拌,再加入过渡金属硫化物,混合均匀,静置,排除气泡;得胶液E;
f.以第一层膜为基底,将胶液E均匀分布到第一层膜上,干燥得第一和第二层膜复合的两层质子膜;
g.重复步骤a~c,以步骤f制备的两层质子膜为基底,将胶液C均匀分布到第二层膜上,干燥得第一、第二和第三层膜复合的质子交换膜。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质子交换膜,其特征在于,所述a步骤将全氟磺酸分批次以上加入到有机溶剂B中,搅拌形成均匀溶液后,再排除溶液内气泡;批次之间加入的时间间隔15min~40min。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质子交换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批次之间加入的时间间隔20min。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质子交换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氟磺酸均匀分成2批次加入到有机溶剂B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东为氢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东为氢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2092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