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220927.9 申请日: 2019-03-22
公开(公告)号: CN109873189B 公开(公告)日: 2020-08-11
发明(设计)人: 何伟东;冯超;杨春晖;陈宁;周梅 申请(专利权)人: 四川东为氢源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H01M8/1053 分类号: H01M8/1053;H01M8/1039;H01M8/1051;H01M8/1044;H01M8/1069
代理公司: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26 代理人: 廖文丽;武森涛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质子 交换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涉及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质子交换膜,所述质子交换膜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层膜,所述第二层膜在第一和第三层膜之间,所述第二层膜的组份为:过渡金属硫化物3.125%~16.25wt%、烯类聚合物6.25%~62.5wt%、全氟磺酸21.25~90.625wt%;所述第一和第三层膜的组份为:全氟磺酸、聚偏氟乙烯共聚物。本发明的质子交换膜耐热性好,保水能力大大提高,质子交换膜的使用寿命长,电池的开路电压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煤、石油等燃料价格不断飙升,传统能源的使用时间也在不断缩减。同时,化石能源燃烧所产生的温室效应,也引起了严重的生态和气候问题,给人类的未来生存发展带来巨大隐患。世界各国为了节能减排,纷纷加大了对洁净、环保、绿色经济的替代能源开发。其中,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具有零污染、转化效率高、功率密度大、噪音低、可再生等特点,已成为被全球寄予厚望的绿色能源。甚至有人认为,质子交换燃料电池是人类未来能源的终极解决方案。目前,PEMFC主要用于交通运输、便携式电源等领域,特别是电动汽车行业,被认为是燃料电池的最佳利用形式。然而,自1839年英国物理学家威廉·葛洛夫设计出第一个燃料电池至今,燃料电池仍然未实现商业化。影响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最大的因素是居高不下的成本问题,使用昂贵的质子交换膜、贵金属铂作为催化剂、石墨双极板高昂的加工成本等,导致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成本约为汽油、柴油发动机成本的10~20倍。

例如,已经商业化量产的丰田Mirai,在日本售价700万日元,折合人民币约为42万。相比于传统燃油车,依然属于较高的水平。燃料电池汽车的成本主要集中在电池上,而制约电池成本的核心部件就是质子交换膜。对于一个电池系统来说,目前商用的质子交换膜(系列)约占电池总成本的20%,价格十分昂贵(350$-750$/㎡)。因此,开发低成本、高功率密度、长寿命的质子交换膜,打破杜邦公司对于质子交换膜的技术垄断,实现国产质子交换膜的商业化,已成为中国燃料电池产业界的当务之急。

全氟磺酸膜是已经商品化的且被广泛应用于燃料电池的质子交换膜,由美国DuPont公司率先研制成功。全氟磺酸膜的优点是化学稳定性强,机械强度高,高湿度下电导率高,使用寿命长。然而,全氟磺酸膜的缺点也很明显,高温时热稳定性仍然不理想、保水能力低,导致质子传导率显著下降;干、湿条件转化时,尺寸变化大,溶胀高;阻醇性能差,导致甲醇透过率高。因此,如何提高全氟磺酸膜的热稳定性和保水率,降低其甲醇透过率,成为人们当前广泛研究的重点内容。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提供一种质子交换膜,该质子交换膜热稳定性好。

为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本发明的质子交换膜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层膜,所述第二层膜在第一和第三层膜之间,所述第二层膜的组份为:过渡金属硫化物3.125%~16.25wt%、烯类聚合物6.25%~62.5wt%、全氟磺酸21.25~90.625wt%;

所述第一和第三层膜的组份为:全氟磺酸、聚偏氟乙烯共聚物;

优选所述烯类聚合物为聚乙烯,聚丙烯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第一和第三层膜的组份为全氟磺酸31.25~93.75wt%、聚偏氟乙烯共聚物6.25~68.75wt%。

优选的,所述聚偏氟乙烯共聚物为PVDF-TrFE(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PVDF-CTFE(聚偏氟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PVDF(聚偏氟乙烯)、PVDF-HFP(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优选的,所述全氟磺酸为聚合物当量范围750~1100的全氟磺酸树脂,优选当量范围为780~900的全氟磺酸树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东为氢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东为氢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209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