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圈的制备方法及线圈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23675.5 | 申请日: | 2019-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301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张芸;赵威;董培培;张星星;王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昕皓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3/38 | 分类号: | C25D3/38;C25D5/02;C25D5/10;C25D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1 | 代理人: | 唐海力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圈 制备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线圈的制备方法及线圈。该方法基于预处理的基板进行,基板包括基板主体和线圈单元,线圈单元的下端面固定在基板主体的上端面上,线圈单元包括铜线绕制而成的铜线圈,相邻两圈铜线之间填充有光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次电镀:利用第一电镀液在铜线圈上进行第一次镀铜;除光阻:利用光阻清洗液除去光阻,暴露出光阻下方的基板主体表面的金属层;去底铜:利用铜腐蚀液去除铜层,暴露出铜层下方的镍铬合金层;去镍铬合金层:利用镍铬合金腐蚀液去除镍铬合金层;第二次电镀:利用第二电镀液在铜线圈上进行第二次镀铜,完成制备。本申请解决了现有的线圈制备方法无法制备性能优良的窄线宽、窄线距、高厚度的线圈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镀铜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线圈的制备方法及线圈。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元器件的逐步发展,对其加工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对于那些被动元器件中的线圈,线圈高度大,通常高度都大于100微米,线圈的线宽/线距极小,通常小于30微米/30微米,这种线圈没办法采用曝光-显影-蚀刻的办法来制备。但是采用半加成法来制备线圈,也同样存在曝光显影难度大的问题,光阻太厚,曝光不良,显影不净的问题无法克服。即使勉强采用传统的半加成法来制备线圈,采用电镀工艺对电感线圈进行电镀增高,会造成线圈之间的短路、夹膜,更严重会损害电子元器件,这就对传统的工艺技术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综上所述,设计一种制备方法简单、工艺难度低的电镀工艺,能够满足制备窄线宽、窄线距、高厚度的线圈的技术要求,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圈的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的线圈制备方法无法制备性能优良的窄线宽、窄线距、高厚度的线圈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线圈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基于预处理的基板进行,所述基板包括基板主体和线圈单元,所述线圈单元的下端面固定在所述基板主体的上端面上,所述线圈单元包括铜线绕制而成的铜线圈,相邻两圈铜线之间填充有光阻,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次电镀:利用第一电镀液在所述铜线圈上进行第一次镀铜;除光阻:利用光阻清洗液除去所述光阻,暴露出所述光阻下方的基板主体表面的铜层;去底铜:利用铜腐蚀液去除所述铜层,暴露出所述铜层下方的镍铬合金层;去镍铬合金层:利用镍铬合金腐蚀液去除所述镍铬合金层;第二次电镀:利用第二电镀液在所述铜线圈上进行第二次镀铜,完成制备。
进一步的,所述铜线圈的宽度为50-80微米,所述光阻的宽度为20-50微米。
进一步的,所述光阻的高度比所述铜线圈的高度高60-80微米。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次电镀的电流密度为5-10ASD,第一电镀液的搅拌速度为25-100RPM;所述第二次电镀的电流密度为11-18ASD,第二电镀液保持静止。
进一步的,所述利用光阻清洗液除去所述光阻的操作为:将第一次电镀后的线圈单元浸泡在丙酮溶液中,超声清洗15-20分钟。
进一步的,所述铜腐蚀液的原料包括硫酸、过硫酸钠和铜离子含量为70g/L的硫酸铜原液,所述硫酸的浓度为10-30mL/L,所述过硫酸钠的浓度为40-60g/L,所述硫酸铜原液的浓度为200-400mL/L。
进一步的,所述镍铬合金腐蚀液的原料包括浓盐酸、浓硝酸和铜离子含量浓度为70g/L的硫酸铜原液,所述浓盐酸的浓度为600-800mL/L,所述浓硝酸的浓度为5-15mL/L,所述硫酸铜原液的浓度为0.5-2mL/L。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镀液的原料包括硫酸、硫酸铜、光亮剂、抑制剂和整平剂,所述硫酸的浓度为10-30mL/L,所述硫酸铜的浓度为50-70g/L,所述光亮剂的浓度为2-6mL/L,所述抑制剂的浓度为2-6mL/L,所述整平剂的浓度为0.5-10mL/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昕皓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昕皓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236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合金表面的镀锡液及其应用和方法
- 下一篇:电镀装置及其压力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