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车联网的会车防眩目车灯自动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24440.8 | 申请日: | 2019-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605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周则禹;陈嗣通;周户星;胡荣;郑永豪;陈亚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Q1/08 | 分类号: | B60Q1/08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四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2103 | 代理人: | 张建成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会车 眩目 车灯 自动控制 方法 | ||
1.一种基于车联网的会车防眩目车灯自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防眩目系统正常工作时收集车辆前照灯照度分布、车型、驾驶员、道路线形、环境亮度、车辆实时定位和实时车速信息;具体收集方式如下:
1.1、获得汽车前照灯照度分布信息:车辆前照灯照度分布函数DE(x,y,R,E)存储在车载单元中,其中E为照度,R为对象至光源距离;
1.2、获得车型信息:汽车出厂时将车灯距离地面高度yl和车辆行驶时驾驶员眼睛与地面距离yp存入车载单元中;
1.3、获得驾驶员信息:将驾驶员信息参数k录入车载单元中;
1.4、获得道路线形信息:即路段平曲线方程为x=fi(z),竖曲线方程为y=fj(z);将道路线形数据存储在车联网云服务器中;
1.5、获得环境亮度信息:通过布设在路侧的摄像头测得此时的环境亮度L并暂存于车联网云服务器中;
1.6、获得车辆定位和实时车速信息:借助车载导航系统或驾驶员手机定位系统获得车辆精确定位坐标Ai(x,z)暂存在车载单元中;获得实时车速vi并暂存在车载单元中;
步骤2:车联网信息交互,流程如下:
2.1、读取车辆Ai信息;
2.2、以一定频率上传车辆Ai实时定位信息(xi,zi)并暂存在车联网服务器数据库F中;
2.3、确定与Ai车距离最近的对向来车Aj;
2.4、建立以车辆Ai位置(xoi,yoi,zoi)为原点,得到车辆Aj相对于车辆Ai的坐标(xij,yij,zij);
2.5、确定射入驾驶员眼睛光线与驾驶员视轴夹角θ;
2.6、车联网云服务器以频率将数据(xij,yij,zij,θ)返回给车辆Ai;
步骤3:处理车载单元信息,将所得信息带入计算相对上升对比度阈值的公式,判断Thresholdelevation>2,在成立的情况下调节汽车前照灯发光强度为m×I,I为车辆前照灯发光强度;避免了眩目情况的产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车联网的会车防眩目车灯自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1中的车辆前照灯照度分布函数的确定方法是,先测出车辆前照灯发光强度I,再测出各型号汽车前照灯的照度分布:在车辆前方50米处竖直放置一块光屏,测得光屏上的照度分布由公式(式中E为照度,I为光源发光强度,R为对象至光源距离)求得汽车前照灯照亮范围内的照度分布DE(x,y,R,E)。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车联网的会车防眩目车灯自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4中,获得道路线形信息的方法是,确定路侧单元的布设位置坐标O(xo,yo),并以之为原点,过原点铅垂线为Y轴,正北方向和正东方向水平线分别为X轴和Z轴;此时路段平曲线方程为x=fi(z),竖曲线方程为y=fj(z);道路线形数据存储在车联网云服务器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车联网的会车防眩目车灯自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1中,读取车辆Ai信息的方法是,对车联网云服务器以一定频率从数据库F中读取车辆Ai信息读取结果保留两帧和其前一帧若读取到超出两帧则新读取的一帧立即覆盖旧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2444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