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跨座式单轨车辆牵引梁及其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25922.5 | 申请日: | 2019-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499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毕海涛;孙亮;王晶晶;许峻峰;黄鹏;刘威;杨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F1/14 | 分类号: | B61F1/14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刘振龙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牵引梁 车体 后段 跨座式单轨车辆 底架边梁 前端横梁 牵引座 底架 框架结构 运营安全 支腿 加工 保证 | ||
1.一种跨座式单轨车辆牵引梁,包括牵引梁后段、牵引梁前段以及牵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梁后段与车体底架边梁固定连接;所述牵引梁前段的一端与车体底架前端横梁固定连接,所述牵引梁前段相对的另一端与所述牵引梁后段固定连接;所述牵引座的两侧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牵引梁后段之间;所述车体底架前端横梁的两侧固定连接于所述车体底架边梁;所述牵引梁整体呈框架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跨座式单轨车辆牵引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梁后段包括牵引梁后段上盖板、牵引梁后段左腹板、牵引梁后段右腹板、牵引梁后段下盖板以及牵引梁后段加强筋;所述牵引梁后段上盖板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所述牵引梁后段左腹板和所述牵引梁后段右腹板;所述牵引梁后段左腹板和所述牵引梁后段右腹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所述牵引梁后段下盖板;所述牵引梁后段内部固定连接有所述牵引梁后段加强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跨座式单轨车辆牵引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梁前段包括牵引梁前段上盖板、牵引梁前段左腹板、牵引梁前段右腹板以及牵引梁前段下盖板;所述牵引梁前段上盖板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所述牵引梁前段左腹板和所述牵引梁前段右腹板;所述牵引梁前段左腹板和所述牵引梁前段右腹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所述牵引梁前段下盖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跨座式单轨车辆牵引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座包括牵引拉杆安装座、安装座底部加强筋、安装座左侧加强筋以及安装座右侧加强筋;所述牵引拉杆安装座为U型结构,所述安装座底部加强筋包围所述牵引拉杆安装座的三个周边并焊接连接;所述安装座左侧加强筋焊接连接于所述牵引拉杆安装座的左侧,所述安装座右侧加强筋焊接连接于所述牵引拉杆安装座的右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跨座式单轨车辆牵引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连接为焊接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跨座式单轨车辆牵引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梁的材质为S550MC。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跨座式单轨车辆牵引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底架前端横梁为箱型梁结构;所述车体底架边梁为U型梁结构。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跨座式单轨车辆牵引梁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通过机加工制作两块牵引梁后段上盖板、两块牵引梁后段左腹板、两块牵引梁后段右腹板、两块牵引梁后段下盖板以及两块牵引梁后段加强筋;将所述牵引梁后段上盖板与所述牵引梁后段左腹板和所述牵引梁后段右腹板焊接连接,然后将所述牵引梁后段加强筋焊接在所述牵引梁后段上盖板、所述牵引梁后段左腹板以及所述牵引梁后段右腹板形成的腔体内部,最后将所述牵引梁后段下盖板与所述所述牵引梁后段左腹板和所述牵引梁后段右腹板焊接连接,获得两个牵引梁后段;
b.通过机加工制作两块牵引梁前段上盖板、两块牵引梁前段左腹板、两块牵引梁前段右腹板以及两块牵引梁前段下盖板;将所述牵引梁前段上盖板与所述牵引梁前段左腹板和所述牵引梁前段右腹板焊接连接,然后将所述牵引梁前段下盖板与所述所述牵引梁前段左腹板和所述牵引梁前段右腹板焊接连接,获得两个牵引梁前段;
c.通过机加工制作一块牵引杆安装座、一块安装座底部加强筋、一块安装座左侧加强筋以及一块安装座右侧加强筋;首先将所述安装座底部加强筋、所述安装座左侧加强筋以及所述安装座右侧加强筋焊接连接,获得加强筋框架;然后将所述牵引杆安装座与所述加强筋框架焊接连接,获得一个牵引座;
d.将所述牵引座焊接连接于所述两个所述牵引梁后段之间;将所述牵引梁前段的一端焊接连接于所述牵引梁后段的一侧,获得牵引梁本体;
e.将所述牵引梁后段与所述牵引座相对的另一侧与车体底架边梁焊接连接;
f.将所述牵引梁前段与所述牵引梁后段相对的另一侧与车体底架前端横梁焊接连接;
g.将所述车体底架前端横梁的两端与所述车体底架边梁焊接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跨座式单轨车辆牵引梁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梁前段左腹板和所述牵引梁前段右腹板上设置有多个大小不一的减重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未经中铁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2592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