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硫化型加氢裂化催化剂器外氨钝化方法和钝化催化剂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28842.5 | 申请日: | 2019-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296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翟维明;刘锋;晋超;杨平;莫昌艺;褚阳;夏国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J33/00 | 分类号: | B01J33/00;C10G47/20;C10G4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周建秋;郑永胜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硫化 加氢裂化催化剂 器外氨 钝化 方法 催化剂 | ||
1.一种硫化型加氢裂化催化剂器外氨钝化方法,该方法包括:
将有机氮化合物在有机溶剂的存在下负载到硫化型加氢裂化催化剂上,得到氮负载催化剂;其中,所述氮负载催化剂上以元素计的氮的含量占氮负载催化剂重量的0.1-3.6重量%;
将所得氮负载催化剂进行干燥处理,得到钝化催化剂;其中,所述干燥处理的条件包括:温度为30-200℃,绝对压力为0.01-1MPa,时间为0.5-10小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硫化型加氢裂化催化剂包括裂化组分、加氢组分和载体,以硫化型加氢裂化催化剂的重量为基准,所述裂化组分的含量为10-60重量%,所述载体的含量为30-70重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裂化组分包括无定形酸性组分和/或分子筛,所述无定形酸性组分包括无定形硅铝和/或无定形硅镁,所述分子筛选自Y型分子筛、ZSM-5分子筛、SAPO分子筛和MCM-41介孔分子筛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加氢组分包括活性金属,所述活性金属包括第VIII族金属和第VIB族金属,所述第VIII族金属为Co和/或Ni,所述第VIB族金属为Mo和/或W;以硫化型加氢裂化催化剂的重量为基准,以氧化物计的第VIII族金属的含量为1-15重量%,以氧化物计的第VIB族金属的含量为5-30重量%;
所述载体选自氧化铝、氧化硅、氧化钛、氧化镁和氧化锆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硫化型加氢裂化催化剂中的活性金属以金属硫化物的形式存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有机氮化合物选自烷基胺类化合物、芳基胺类化合物、苯胺类化合物、甲基苯胺类化合物、酰胺类化合物、醇胺类化合物和多胺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自丙胺、丁胺、戊胺、己胺、三正丁胺、三乙胺、叔丁胺、十二胺、三辛胺、十六烷基胺、N,N-二羟乙基苯胺、乙酰苯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二异丙醇胺、N,N-二乙基羟胺乙二胺、1,2-环己二胺、1,3-丙二胺、三乙烯二胺、N,N-二甲基二亚丙基三胺、三乙烯四胺和六亚甲基四胺及上述化合物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有机溶剂选自烃油、烃油含氧衍生物和有机羧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烃油和烃油含氧衍生物优选自醇类、醚类和轻馏分烃油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自乙醇、丙醇、丁二醇、乙醚、环己烷、正庚烷、正癸烷、甲基环戊烷、石脑油、汽油、煤油、柴油、白油、灯油和润滑油基础油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有机羧酸酯优选自脂肪酸甘油酯,更优选自玉米油、豆油、花生油、橄榄油和棉籽油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有机氮化合物的碳原子数为1-20,优选为2-15;
所述有机溶剂的碳原子数为2-35,优选为2-15,更优选2-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负载选自如下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
(1)、将硫化型加氢裂化催化剂浸渍于含有有机溶剂和有机氮化合物的有机溶液中;
(2)、将含有有机溶剂和有机氮化合物的有机溶液喷淋到所述硫化型加氢裂化催化剂中;
(3)、将硫化型加氢裂化催化剂浸渍于含有有机溶剂和有机氮化合物的有机溶液中,然后蒸发所述有机溶剂;其中,所述蒸发的温度为10-150℃,优选为20-90℃,绝对压力为0.01-0.5MPa,优选为0.03-0.3MPa,所述蒸发优选在旋转蒸发器中进行;
方式(1)-(3)中,所述浸渍或喷淋为饱和浸渍、过饱和浸渍或不饱和浸渍,所述浸渍或喷淋的温度为10-100℃,优选为20-80℃。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常压下,所述有机氮化物的沸点高于所述有机溶剂的沸点20-20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氮负载催化剂进行静置处理后,再进行所述干燥处理;其中,所述静置处理的时间为1-10小时,优选2-4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2884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射频开关和天线
- 下一篇:麦克风降噪控制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