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气瓶的连接元件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29443.0 | 申请日: | 2019-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604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2 |
发明(设计)人: | A·穆西 | 申请(专利权)人: | CIS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13/00 | 分类号: | F17C13/00;F17C13/0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朱海涛 |
地址: | 意大利*** | 国省代码: | 意大利;IT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垫圈 气瓶 连接元件 排放通道 环形座 周边表面 第一端 内螺纹 外螺纹 中空圆柱形 连接装置 外部大气 支靠 连通 容纳 申请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气瓶的连接元件(1),气瓶设有包括至少一个外螺纹的连接装置,连接元件包括:本体(10),本体具有带内螺纹(11a)的中空圆柱形部分(11),内螺纹适于与气瓶的外螺纹连接;环形的垫圈;环形座(16),环形座适于容纳垫圈,环形座(16)包括支靠垫圈(20)的至少一个周边表面(17);其中,本体(10)包括一个或多个排放通道(18,19),每个排放通道都具有第一端(18a,19a)和第二端(18b,19b),第一端通向垫圈(20)的座(16)的周边表面(17),第二端通向本体(10)的外表面(10b),从而排放通道(18,19)使垫圈(20)的座(16)处于与外部大气连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例如减压器的装置或设备连接到气瓶的连接元件。更详细地,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元件,其适于与容纳加压气体的气瓶的关闭和/或调节装置连接。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集成有该连接元件的减压器。
背景技术
为了分配“生(draft)”饮料,例如碳酸水、啤酒、软饮料等,已知使用容纳在加压气瓶中的惰性气体,例如二氧化碳、氮气或其混合物。
这些气瓶设有关闭装置和可选的调节装置,该装置配备有连接装置,该连接装置允许例如减压器、连接器、管道等的各种装置连接到气瓶。通常,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外螺纹和与所述螺纹同轴的环形平面;所述关闭装置通常包括也与所述螺纹同轴的针阀。
在WO 2012/095810A1中提到了一种已知的连接元件,其允许装置或附件连接到如上所述的气瓶。
所述连接元件设置有本体,所述本体具有内螺纹和与所述内螺纹同轴的相应环形表面,所述内螺纹适于容纳所述气瓶的外螺纹。
通过拧紧所述连接元件直到所述两个相应的环形表面邻接,将连接元件连接到气瓶。
通过容纳在两个环形表面的接触区域中的座中的垫圈来保证密封;该区域介于所述相应的平坦环形表面之间。连接元件在其夹紧在气瓶上时使垫圈变形,该垫圈在其座中受压,在座底部和气瓶连接装置的环形表面上作出弹性反作用,以便垫圈确保高压下的气密性。
尽管如此,上述连接装置具有一些缺点。
事实上,已经发现,在使用过程中,少量的加压气体渗入垫圈和其座表面之间。当将该连接元件应用于气瓶时,该情况对连接元件的密封没有影响。然而,当该连接与气瓶断开时,即,当连接的环形表面远离垫圈移动时,保持在垫圈和其座之间的加压气体的体积在垫圈上施加推力,从而导致垫圈从所述座退出,即使只是部分退出。例如为了用一个完整的气瓶进行更换而拆卸气瓶的操作者通常不知道该事件,使得在连接器连接到另一个气瓶期间,未正确插入座的垫圈部分被压碎或被连接体的环形表面不正确地“夹住”,导致气体泄漏和必须更换的垫圈的不可逆损坏。
发明内容
在本申请中,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气瓶的连接元件,其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
详细地,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将装置连接到气瓶的连接元件,该连接元件保证将垫圈正确定位在其座中。
特别地,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保证密封垫圈具有更长使用期限的连接元件。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即使在多次进行连接和断开连接元件的操作之后也能提供正确密封的连接。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制造一种制造简单的连接元件,该连接元件相对于已知的连接元件并不具有明显的结构复杂性或增加成本。
本发明通过一种用于将装置或设备连接到气瓶上的连接元件来实现这些和其它目的,所述气瓶设置有包括至少一个外螺纹的连接装置,其中,所述连接元件至少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具有带内螺纹的中空圆柱形部分,所述内螺纹适于与气瓶的连接装置的外螺纹连接;
-环形密封垫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CIS有限责任公司,未经CIS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294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