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铋酸铜/氧化钨复合薄膜材料、制备方法及在光催化二氧化碳制甲烷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30998.7 | 申请日: | 2019-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723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吉超;史维娜;娄慧慧;侯玉霞;李英;陈梦娟;崔增辉;王文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学院;新乡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J23/888 | 分类号: | B01J23/888;B01J37/10;B01J37/08;B01J35/06;C07C1/12;C07C9/04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时立新;杨海霞 |
地址: | 453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铋酸铜 氧化钨 复合 薄膜 材料 制备 方法 光催化 二氧化碳 甲烷 中的 应用 | ||
1.一种铋酸铜/氧化钨复合薄膜材料在光催化二氧化碳制甲烷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铋酸铜/氧化钨复合薄膜材料经下述步骤制备获得:
1)制备WO3种子层:
将钨酸与双氧水混合后,于50-80℃回流搅拌1.5-3.5小时得到钨酸溶液,然后旋涂于洁净的FTO导电玻璃表面,于450-600℃保温1-3小时,得到负载WO3种子层的FTO导电玻璃;
2)水热制备片状WO3薄膜:
取部分步骤1)中的钨酸溶液与乙腈、盐酸混匀获得溶液A,然后将步骤1)得到的负载WO3种子层的FTO导电玻璃置于溶液A中,密封条件下于180-200℃保温6-10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取出FTO导电玻璃并清洗、烘干,然后于450-600℃保温1-3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即获得WO3薄膜;
3)CuBi2O4/WO3复合薄膜:
将Bi(NO3)3·5H2O和Cu(NO3)2·3H2O溶解在硝酸中,调节pH值至2.5-3.5之间,然后旋涂在步骤2)得到的WO3薄膜表面,再于550-650℃保温10-24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铋酸铜/氧化钨复合薄膜材料在光催化二氧化碳制甲烷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将2.0-4.0 g钨酸与50-100mL浓度30%的双氧水混合;旋涂时匀胶机以2000 rpm的速度旋涂10-30s。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铋酸铜/氧化钨复合薄膜材料在光催化二氧化碳制甲烷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洁净的FTO导电玻璃经下述预处理获得:将FTO导电玻璃依次用乙醇、去离子水于400W超声清洗30-60min,然后氮气吹干,置于150W长弧汞灯下照射30-60min,即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铋酸铜/氧化钨复合薄膜材料在光催化二氧化碳制甲烷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取2-10 mL步骤1)中的钨酸溶液与10-20mL乙腈、1-3mL 3mol/L盐酸混合均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铋酸铜/氧化钨复合薄膜材料在光催化二氧化碳制甲烷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将1.6-9.6 g Bi(NO3)3·5H2O和0.4-2.4 g Cu(NO3)2·3H2O溶解在20-50mL 5mol/L的硝酸中;旋涂时匀胶机以800 rpm的速度旋涂10-30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学院;新乡学院,未经河南科技学院;新乡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3099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