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铋酸铜/氧化钨复合薄膜材料、制备方法及在光催化二氧化碳制甲烷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30998.7 | 申请日: | 2019-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723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吉超;史维娜;娄慧慧;侯玉霞;李英;陈梦娟;崔增辉;王文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学院;新乡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J23/888 | 分类号: | B01J23/888;B01J37/10;B01J37/08;B01J35/06;C07C1/12;C07C9/04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时立新;杨海霞 |
地址: | 453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铋酸铜 氧化钨 复合 薄膜 材料 制备 方法 光催化 二氧化碳 甲烷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铋酸铜/氧化钨复合薄膜材料制备方法,其具体为:1)将负载氧化钨种子层的FTO于钨酸溶液于180℃‑200℃保温8‑10h,自然冷却至室温,经干燥得到FTO表面的片状WO3薄膜材料;2)将硝酸铜和硝酸铋的混合水溶液旋涂在片状WO3薄膜材料,然后通过马弗炉置于550‑650℃保温10‑24小时,自然冷却即得到CuBi2O4/WO3复合薄膜材料。该复合薄膜材料廉价易得,结构稳定,可见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活性高,产物选择性好,且循环稳定好,催化剂回收率高,在光催化技术和CO2能源化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薄膜材料制备、及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铋酸铜/氧化钨(CuBi2O4/WO3)复合薄膜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在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制甲烷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和工业的快速发展,化石燃料的大量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急剧上升。引起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同时也会造成大气圈和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失衡,使得人类在面临日益严峻能源危机的同时,也要面临着全球气候变暖问题。虽然CO2可以作为一种潜在碳能源,但其本身化学性质稳定,需要额外的能源输入才能将其活化并转化为可利用的燃料。利用太阳能光催化技术,在水蒸气氛围下将CO2还原为太阳能燃料的技术,是一种洁净、环境友好型再生新能源方法。光催化技术的关键在于高效稳定的光催化剂的开发。现有商品化的光催化材料P25(TiO2)虽然表现出一定的光催化性能,但材料的光响应范围过窄,太阳能利用率较低。因此,仍有必要对用于光催化CO2还原的催化剂进行进一步研究和开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CuBi2O4/WO3复合薄膜材料,其成本低廉、结构稳定、太阳能利用率高、光催化还原CO2活性高,在光催化CO2能源化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CuBi2O4/WO3复合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为甲烷的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铋酸铜/氧化钨复合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WO3种子层:
将钨酸与双氧水混合后,于50-80℃回流搅拌1.5-3.5小时得到钨酸溶液,然后旋涂于洁净的FTO导电玻璃表面,于450-600℃保温1-3小时,得到负载WO3种子层的FTO导电玻璃;
2)水热制备片状WO3薄膜:
取部分步骤1)中的钨酸溶液与乙腈、盐酸混匀获得溶液A,然后将步骤1)得到的负载WO3种子层的FTO导电玻璃置于溶液A中,密封条件下于180-200℃保温6-10小时(预反应以促进水合氧化物的生成),自然冷却至室温,取出FTO导电玻璃并清洗、烘干,然后于450-600℃保温1-3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即获得WO3薄膜;
3)CuBi2O4/WO3复合薄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学院;新乡学院,未经河南科技学院;新乡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309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