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前风窗盖板组件与汽车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31689.1 | 申请日: | 2019-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087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8 |
发明(设计)人: | 李宇彤;胡伟;车扬;项德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金康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12 | 分类号: | B62D25/12;B60R13/07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王刚;龚敏 |
地址: | 401135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水槽 前风窗 盖板组件 集水槽 盖板本体 连通 汽车 车身宽度方向 车身刚度 排水格栅 排水结构 排水系统 排水效率 常规的 车身 申请 外部 延伸 优化 改造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前风窗盖板组件与汽车,前风窗盖板组件包括盖板本体,所述盖板本体上形成有导水槽和集水槽,所述导水槽沿车身宽度方向延伸,所述集水槽位于所述导水槽的两端,且连通所述导水槽,所述集水槽的槽底设有连通车身外部的排水格栅。本申请可以对常规的汽车前风窗的排水系统进行全新改造,优化排水结构,提高排水效率,确保车身刚度,并大幅度降低重量和成本。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前风窗盖板组件与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的导水槽是汽车重要的组成部分,位于汽车前风窗下部,其主要的作用是在下雨、洗车等过程中,将水沿着导水槽排出车外,避免水进入发动机舱内和驾驶室内。
目前市场上普遍采用的导水槽,通常由钢板冲压制成,为U字形结构,通过焊接或者螺纹连接于车身前围,上部覆盖塑料装饰盖板。通过在上部装饰盖板上开设两排格栅,将水漏入导水槽中,再将水流从中间导向两侧,通过两侧的开孔排出车外。这种结构整体重量大,钢板之间的密封要求高,钢板自身的防腐性要求也很高,且对于水流的引导效果差,两侧的排水孔存在明显的紊流和倒流现象,排水效率低,容易将部分水漏入发动机舱。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前风窗盖板组件与汽车,以对常规的汽车前风窗的排水系统进行全新改造,优化排水结构,提高排水效率,确保车身刚度,并大幅度降低重量和成本。。
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前风窗盖板组件,其包括:
盖板本体,所述盖板本体上形成有:
导水槽,所述导水槽沿车身宽度方向延伸;
集水槽,位于所述导水槽的两端,且连通所述导水槽,所述集水槽的槽底设有连通车身外部的排水格栅。
可选地,所述导水槽包括:
底壁,沿车身宽度方向延伸;
第一侧壁,沿车身宽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侧壁连接于所述底壁的后方,沿背离所述底壁的方向,所述第一侧壁向后倾斜;
第二侧壁,沿车身宽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侧壁连接于所述底壁的前方。
可选地,沿车身宽度方向,由中间向两端,所述底壁逐渐向下倾斜。
可选地,沿车身宽度方向,由中间向两端,所述底壁倾斜的角度逐渐增大。
可选地,沿车身宽度方向,所述底壁的倾斜角度为0°~15°。
可选地,沿车身宽度方向,由中间向两端,所述底壁的宽度逐渐减小。
可选地,在所述底壁的两端处,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相连,形成V型槽口,所述导水槽通过所述V型槽口连接所述集水槽。
可选地,本申请提供的前风窗盖板组件还包括排水漏斗,所述排水漏斗设置于所述集水槽的底部,所述排水漏斗的进口端连通所述排水格栅。
可选地,所述排水漏斗的出口端连接有排水管。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其包括本申请提供的任意一种前风窗盖板组件。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前风窗盖板组件包括盖板本体,盖板本体上形成有导水槽和集水槽,也就是说,本申请对常规的汽车前风窗的排水系统进行全新改造,导水槽和集水槽一体成型于盖板本体上,无需设置单独的导水槽,简化加工和装配工艺,确保车身刚度,并大幅度降低重量和成本;集水槽位于导水槽的两端,且连通导水槽,通过集水槽收集导水槽中的水,提高水流的引导效果,并将水通过集水槽的槽底的排水格栅排出到车身外部,有效防止紊流和倒流现象,从而提高排水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金康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金康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316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