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液态发酵红曲色素产量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33653.7 | 申请日: | 2019-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485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利;陈莎;舒彬;王俊敏;吴光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1/02 | 分类号: | C12P1/02;C09B61/00;C12R1/645 |
代理公司: | 武汉河山金堂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12 | 代理人: | 胡清堂 |
地址: | 43402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液态 发酵 红曲 色素 产量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液态发酵红曲色素产量的方法,该方法以红曲菌为生产菌株,经孢子培养、种子培养、液态发酵和红曲色素的提取,得到红曲色素,其中发酵培养基加入了大孔树脂。本发明可大幅度提高红曲色素的液态发酵的产量,且发酵产物经固液分离后,红曲色素集中于沉淀,即树脂和菌丝中,发酵液水相不含色素,利于下游发酵产物的分离提取及发酵废液的处理,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及市场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红曲色素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液态发酵红曲色素产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红曲色素是红曲菌(也称红曲霉)的次生代谢产物,是经人类世代食用证明的安全色素。红曲色素具有良好的染着性、热稳定性、光稳定性、金属离子稳定性和氧化还原剂稳定性,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抗菌和抗氧化活性。作为食品添加剂,红曲色素被广泛应用于肉制品、调味品、酒类、腌制蔬菜以及面制品中。
研究表明,红曲菌所产生的红曲色素以醇溶性组分为主,占70%~80%,水溶性组分所占比例较小。在液态发酵过程中,由于醇溶性红曲色素组分在发酵液水相中溶解度低,大部分保留于菌体细胞内。在生产实践中,通常只收集菌丝体并从其中提取色素,剩下的发酵液水相中色素含量低,不利于提取,则作为废液进行处理,故存在一定的污染和浪费。另外,从微生物代谢的角度来说,红曲色素在细胞内积累,会导致色素合成受到负反馈抑制,从而影响色素的产量,这可能也是目前液态发酵生产红曲色素时产量偏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寻找一种新的红曲色素液态发酵方法,以消除发酵过程中产物的负反馈抑制,对提高红曲色素产量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液态发酵红曲色素产量的方法,该方法不仅有利于提取,还可以有效解除产物对发酵过程的负反馈抑制,从而大幅度提高红曲色素的产量。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提高液态发酵红曲色素产量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孢子培养:将红曲菌接种到孢子培养基培养,收集孢子制备孢子悬浮液;
S2、种子培养:将孢子悬浮液接种于种子培养基培养,即为种子液;
S3、液态发酵:将预处理后的大孔树脂按一定比例加入到发酵培养基,高温灭菌后,将种子液接种于液态发酵培养基中培养;
S4、红曲色素提取:发酵结束后,调节发酵培养基的pH至6,离心,获得发酵液水相和沉淀,沉淀用无水乙醇超声波提取,然后抽滤得到红曲色素提取液。
优选的,所述的大孔树脂为S-8、NKA-9、HP20、AB-8、CAD-40、D101、HPD-100A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更加优选的,所述大孔树脂为D101、HP20中的一种或两种。
优选的,所述大孔树脂与与发酵培养基的质量体积比为0.5%-10%。
优选的,所述大孔树脂的预处理方法为:95%的乙醇浸泡,去离子水冲洗,再用5%HCl溶液浸泡,去离子水冲洗至中性,最后用5%NaOH溶液浸泡,去离子水冲洗至中性,过滤即可得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在发酵培养基中添加吸附红曲色素的大孔树脂,对产物红曲色素进行原位吸附分离,可以有效解除产物对发酵过程的负反馈抑制,大幅提高红曲色素的发酵产量。
2、大孔树脂能大量吸附红曲色素,特别是能将发酵液水相中的色素吸附,使红曲色素集中于固相沉淀中,下游产物提取及发酵废液处理更简单容易,减少污染和浪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但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转换的形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应包括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大学,未经长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336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