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六轮救援旱地机器人的救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36700.3 | 申请日: | 2019-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330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阳;张卓南;樊鸿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B25J5/00;B25J11/00;B62D6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王晶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救援 旱地 机器人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六轮救援旱地机器人的救援系统,包括:六轮救援旱地机器人、云端数据库、远程控制系统,所述六轮救援旱地机器人,用于执行在救援现场的救援操作;所述云端数据库,用于记录并保存救援机器人救援信息;所述远程控制系统,用于显示机器人实时位置信息和实时视频信息、对六轮救援旱地机器人实时操控。该机器人结构小巧,备件采购更换方便,具有设备搭载架,可以同时搭载多种设备,在洞穴,废墟等人很难进入的救援环境或泥石流灾后现场、火灾现场等安全系数较低的环境中,可作为救援先头部队,通过其灵活性能和摄像功能呈现完整的清晰的救援环境,完成侦查、搜索、救援等高难度的救援任务,实现智能精准的多功能救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救援旱地机器人,具体涉及一种六轮拼接救援旱地机器人。
背景技术
如今救援机器人大多为两种普通的轮式救援机器人和普通履带式救援机器人,普通的轮式救援机器人机动性好,但是越障性能差;普通履带式救援机器人越障性能好,但是机动性差;在战争、恐怖袭击等突发事件中,所处的险峻环境往往不利于这两种救援机器人深入现场经行救援,所以设计一款智能化程度高、搜救性能强、越障性能好的救援机器人尤为重要。
机器视觉、电磁传感技术以及精准定位技术是目前技术领域的热点,用集成化的设计理念将其与救援机器人结合,运用到实际救援中,实现智能精准的多功能救援,有助于妥善完成侦查、搜索、救援等高难度的救援任务。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六轮救援旱地机器人的救援系统,用于实现智能精准的多功能救援,有助于妥善完成侦查、搜索、救援等高难度的救援任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六轮救援旱地机器人的救援系统,包括:六轮救援旱地机器人、云端数据库、远程控制系统,所述六轮救援旱地机器人,用于执行在救援现场的救援操作;所述云端数据库,用于记录并保存救援机器人救援信息;所述远程控制系统,用于显示机器人实时位置信息和实时视频信息、对六轮救援旱地机器人实时操控;
所述六轮救援旱地机器人包括:第一中央控制单元,用于协调并控制各个模块运行,处理从高清摄像头模块获取图像信息并计算三维空间中物体的几何信息;
“前4后2”式底盘结构,用于实现前轮和地盘抬升,调整所述的六轮救援旱地机器人重心;
第一通讯模块,与所述第一中央控制单元通信,用于将第一中央控制单元处理后的实时视频信息发送至远程控制系统,并接收来自远程控制系统的指挥信息;
UWB定位模块,与所述第一中央控制单元通信,用于获取实时标定救援机器人的位置和救援位置;
六自由度双机械臂系统,与所述第一中央控制单元通信,用于携带救援物资、协同操作清理较小道路障碍、基本点对点救助被困人员;
危害气体检测模块,与所述第一中央控制单元通信,用于检测救援机器人周围有毒气体的种类及范围;
高清摄像头模块,与所述第一中央控制单元通信,用于获取实时高清视频信息;
设备搭载架,用于搭载基础救援设备,基础救援设备根据救援情况自主配置,救援设备的救援信息通过第一通讯模块传送至远程控制系统,并在人机交互界面显示。
进一步,所述第一中央控制单元、危害气体检测模块、第一通讯模块、UWB定位模块、高清摄像头模块为车载内置设备,六自由度双机械臂系统为车载外置设备。
进一步,所述第一中央控制器具有机器视觉模块,用于识别安全标志,对获取的图像进行危险系数分析,对可能发生的突发状况做出预判并进行提醒。
进一步,所述的内置UWB定位模块可标定实时定位救援机器人的位置和救援位置,在通讯中断后用于自动返回基地的线路指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367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