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路面测量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39284.2 | 申请日: | 2019-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696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先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M13/02 | 分类号: | F16M13/02;F16M11/04;F16F15/023;F16F15/04;F16F15/08;G01C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路面测量 双目视觉 减震弹簧 框架底板 斜撑杆 保障装置 测量效果 滑动卡合 框架底座 框架机构 连接转轴 稳固机构 橡胶支架 粘滞液体 支撑底板 支撑机构 主体机构 主体支座 转动连接 装置主体 震动 安置 灵活 保证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路面测量装置。所述基于双目视觉的路面测量装置包括框架机构,四个所述橡胶支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所述框架底板;支撑机构,所述支撑底板的顶部四周滑动卡合连接有三个所述斜撑杆,三个所述斜撑杆的顶部各自转动连接于一个所述连接转轴;主体机构,所述主体支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所述装置主体;稳固机构,所述第一减震弹簧和所述第二减震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框架底板的顶部,且所述框架底座的内部设有所述粘滞液体。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双目视觉的路面测量装置具有操作方便、使用灵活,可减少外力引起的震动,保障装置安置稳定性,从而保证测量效果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视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路面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双目视觉,是计算机视觉的一个重要分支,双目视觉可以模仿人的眼睛和人类立体视觉感知的过程,是计算机视觉研究的核心主题之一。双目立体视觉系统一般由双摄像机从不同角度同时获得被测物的两幅数字图像,或由单摄像机在不同时刻从不同角度获得被测物的两幅数字图像,并基于视差原理恢复出物体的三维几何信息,重建物体三维轮廓及位置。目前,双目视觉检测主要是通过双目相机拍摄场景的视觉图像,然后对视觉图像进行分析处理。近年来,双目视觉技术在障碍物检测、目标物体检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传统的基于双目视觉的路面测量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此装置经常放置于路面等露天状态下,会常常受到外力的影响,导致装置的安置不太稳定,从而令测量效果降低。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基于双目视觉的路面测量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方便、使用灵活,可减少外力引起的震动,保障装置安置稳定性,从而保证测量效果的基于双目视觉的路面测量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双目视觉的路面测量装置包括:框架机构,所述框架机构包括框架顶板、橡胶支架和框架底座,所述框架顶板的底部四周分别固定连接有所述橡胶支架,四个所述橡胶支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所述框架底板;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固定安装于所述框架顶板的顶部,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底板、斜撑杆、撑杆支座和连接转轴,所述框架顶板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所述支撑底板,所述支撑底板的顶部四周滑动卡合连接有三个所述斜撑杆,三个所述斜撑杆的顶部各自转动连接于一个所述连接转轴,所述连接转轴背离所述斜撑杆的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撑杆支座的底部四周;主体机构,所述主体机构固定安装于所述撑杆支座的顶部,所述主体机构包括装置主体和主体支座,所述撑杆支座的顶面中部固定安装有所述主体支座,所述主体支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所述装置主体;稳固机构,所述稳固机构设于所述框架机构的内部,所述稳固机构包括第一减震弹簧、第二减震弹簧和粘滞液体,所述框架顶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减震弹簧和所述第二减震弹簧,所述第一减震弹簧和所述第二减震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框架底板的顶部,且所述框架底座的内部设有所述粘滞液体。
优选的,所述框架底座呈箱形状的储物式结构,且所述框架顶板的水平截面同所述框架底座的水平截面相同。
优选的,所述框架机构还包括通风孔,所述框架底座四周侧壁的顶部设有若干个所述通风孔,且所述通风孔呈阵列式分布。
优选的,所述通风孔在所述框架底座侧壁上的位置高于所述粘滞液体在所述框架底座内部的液面高度。
优选的,所述支撑底板的顶部四周呈阵列式分布设有三道滑槽,且滑槽口径同所述斜撑杆的直径相同。
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升降把手,所述撑杆支座的底端中部固定安装有所述升降把手,且所述升降把手呈圆柱状。
优选的,所述第一减震弹簧和所述第二减震弹簧的外直径不同,且它们的弹性系数也不相同。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双目视觉的路面测量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392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安装的通信设备保安器
- 下一篇:一种辊道输送机的检测装置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