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黑蒜发酵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40077.9 | 申请日: | 2019-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887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李一峰;张春;区宗尹 | 申请(专利权)人: | 小熊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A23L19/2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广盈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39 | 代理人: | 杨乐兵 |
地址: | 528318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酵锅 黑蒜 发热装置 发酵机 发酵腔 容纳腔 机身 发酵 发酵过程 发酵品质 加热蒸发 接触设置 密闭隔离 湿度环境 集水腔 冷凝部 盖合 盖体 加水 水份 蒜头 增湿 成功率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黑蒜发酵机,包括具有容纳腔(11)的机身(1)、放置在容纳腔(11)内的发酵锅(2)、与发酵锅(2)接触设置的发热装置以及盖合在机身(1)上的盖体(5),该发热装置远离发酵锅(2)的锅底设置使发酵锅(2)的锅底相对发酵锅(2)的中上部设置成冷凝部,该发酵锅(2)的内部设有发酵腔,该发酵锅(2)的锅底设有与发酵腔非密闭隔离设置的集水腔。本发明结构简单,在黑蒜发酵过程中无需人为加水增湿,而是通过收集蒜头加热蒸发过程水份来为整个发酵提供相对稳定的湿度环境,有利于提高黑蒜发酵的成功率和发酵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尤其是涉及一种黑蒜发酵机。
背景技术
黑蒜(black garlic)又名发酵黑蒜,是用新鲜的带皮生蒜头在发酵箱里发酵90-120天后制成的食品,能够保留生大蒜原有成份,并且黑蒜中的微量元素含量较高,味道酸甜,无蒜味。黑蒜因超高的营养价值以及“甜、软、糯”的口感正逐渐被人们认识和认可,正逐步走向百姓生活,食后无蒜臭且具有抗氧化、抗酸化的功效,研究表明食用黑蒜对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癌等疾病亦有一定的疗效。
黑蒜在发酵过程需要先加热使蒜头失去一部分水份,然后让蒜头处在一个较长时间的恒湿、恒温发酵环境内才能发酵成为黑蒜。现有技术是在发酵过程中为了保证蒜头发酵所需湿度,需要在发酵过程中不定时的给蒜头加湿。比如,中国专利申请CN207707244U公开一种黑蒜发酵加湿装置,是在发酵机底部通过设置有黑蒜发酵机加湿底座、黑蒜发酵加热板和加水抽屉,使得黑蒜发酵加湿装置在发酵的时候可以达到更好的加湿效果。然而,此技术方案由于需要人为往加水抽屉加水从而操作繁琐,也存在因加水抽屉缺水导致黑蒜发酵失败从而可靠性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黑蒜发酵机,在黑蒜发酵过程中无需人为加水增湿,而是通过收集蒜头加热蒸发过程水份来为整个发酵提供相对稳定的湿度环境以提高黑蒜发酵的成功率。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黑蒜发酵机,包括具有容纳腔11的机身1、放置在容纳腔11内的发酵锅2、与发酵锅2接触设置的发热装置以及盖合在机身1上的盖体5,该发热装置远离发酵锅2的锅底设置使发酵锅2的锅底相对发酵锅2的中上部设置成冷凝部,该发酵锅2的内部设有发酵腔,该发酵锅2的锅底设有与发酵腔非密闭隔离设置的集水腔。
其中,该发酵锅2的锅底设有台阶部21以及设置在台阶部21上的盖板4,该盖板4上设有若干透气孔41。
其中,发酵锅2的的锅底设有下凹的集水槽20。
其中,发热装置包括与发酵锅2的中部或中上部接触设置的第一发热体3,该第一发热体3贴合设置在发酵锅2外面侧面或者设置在容纳腔11的内壁。
其中,发热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盖体5内用于自上而下对发酵锅2进行加热的第二发热体59,通过第二发热体59。
其中,盖体5包括具有进汽口521的内盖51、设于内盖51上侧面的导热板52以及盖合在内盖51上具有出汽口532的外盖53,而第二发热体59设置在导热板52上。
其中,出汽口532位于导热板52的正上方且进汽口521与出汽口532错位设置。
其中,进汽口521具有凸出导热板52设置的翻边部522。
其中,在外盖53的下侧面与内盖51的上侧面之间还设有蒸汽导筒533,进汽口521及出汽口532均位于蒸汽导筒533内。
其中,外盖53的上侧面设有蒸汽出口区531,出汽口532设置在该蒸汽出口区531,该蒸汽出口区531呈倾斜斜面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小熊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小熊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400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