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密封柱腔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40503.9 | 申请日: | 2019-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124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8 |
发明(设计)人: | 魏胜;蒋柏斌;谢军;袁光辉;杨洪;梁榉曦;童维超;高莎莎;任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F16B5/06 | 分类号: | F16B5/06;F16B5/00;F16J15/04;F16J15/14;G21B1/03;G21B1/19 |
代理公司: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专利中心 51210 | 代理人: | 翟长明;韩志英 |
地址: | 621999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柱腔 外接柱 凹止口 自密封 内接 密封刀口 凸止口 插接处 惯性约束聚变 间隙配合 紧密配合 密封作用 塑性变形 接柱 粘胶 制备 装配 污染 | ||
1.一种自密封柱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密封柱腔包括外接柱腔(1)和内接柱腔(2);所述的外接柱腔(1)插接处设置有凹止口,凹止口的直径为D1;所述的内接柱腔(2)插接处设置有凸止口,凸止口的直径为D2,在内接柱腔(1)的凸止口上设置有密封刀口(3),密封刀口(3)尖端的直径为D;D>D1;
外接柱腔(1)的凹止口与内接柱腔(1)的凸止口为间隙配合,D1>D2;
外接柱腔(1)和内接柱腔(2)为同轴心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密封柱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接柱腔(1)和内接柱腔(2)的材料为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柱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接柱腔(1)和内接柱腔(2)的内表面的表面粗糙度为Ra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柱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接柱腔(1)和内接柱腔(2)的内径公差为±5微米。
5.一种自密封柱腔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加工外接柱腔(1)和内接柱腔(2);
b.将内接柱腔(2)插入外接柱腔(1),直至内接柱腔(2)和外接柱腔(1)压紧;
c.在卡爪(3)与内接柱腔(2)的外表面接触位置涂胶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4050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连接的钣金件
- 下一篇:一种衣柜的中侧板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