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外科治疗骨缺损的可塑性填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43492.X | 申请日: | 2019-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753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李宝兴;张乃丽;刘晓明;杨婷;乔玮;任晓琦;石浩;李晶;李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L27/36 | 分类号: | A61L27/36;A61L2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1 | 代理人: | 田明;任晓航 |
地址: | 030006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外科 治疗 缺损 可塑性 填充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外科治疗骨缺损的可塑性填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用同种异体皮质骨制备粒径为0.1‑1mm的骨粒;采用氯仿/甲醇(1∶1)溶液室温浸泡脱脂;在60±1℃的纯化水中浸泡10h进行病毒灭活;在盐酸或醋酸中用超声法进行脱矿处理,脱矿处理后的骨粒的剩余含钙量应小于8%;用纯化水超声清洗,每小时换水一次,直至清洗液pH为5.8~7.5;进行冷冻干燥处理,两层隔菌塑料袋包装,辐照灭菌后备用;在无菌环境下配制浓度为2.5%‑2.9%的透明质酸溶液,并按每毫升透明质酸溶液加入450mg骨粒进行混合。本发明提供的材料和方法,在不改变脱矿骨骨诱导活性的条件下制成可塑形的脱矿骨基质与透明质酸混合物可直接用于临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外科治疗骨缺损的填充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外科治疗骨缺损的可塑性填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普遍应用同种异体骨植入材料作为骨缺损修复和重建的骨移植材料。由于该材料具有天然骨传导性和骨诱导活性,它作为一般骨缺损的填充、脊柱融合,口腔颌面部骨缺损的填充以及其他原因造成的骨缺损的填充植骨和结构重建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脱矿骨基质是一种采用适当酸性处理、病毒灭活、冻干处理后的同种骨材料,它保留了天然骨形态发生蛋白并使其暴露,从而提高其骨诱导活性,达到加速骨细胞生长、促进骨愈合的临床效果。脱矿骨基质目前在国外被广泛使用,然而由于在临床骨科、口腔科及整形外科中应用预制成形的同种骨修复材料在填充骨缺损时,由于脱矿骨基质强度较高不易塑形,常出现植入材料与不规则的骨缺损形状不匹配的问题,会出现填充不完全而留有死腔,从而导致骨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现象。
因此,有必要发明一种用于外科治疗骨缺损的可塑性填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外科治疗骨缺损的可塑性填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不改变脱矿骨骨诱导活性的条件下制成可任意塑形的脱矿骨粒与透明质酸混合物直接用于临床。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外科治疗骨缺损的可塑性填充材料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1)用同种异体皮质骨作为原材料,制备粒径为0.1-1mm的骨粒;
(2)将所述骨粒采用氯仿/甲醇(1∶1)溶液室温浸泡脱脂;
(3)将脱脂后的骨粒在60±1℃的纯化水中浸泡10h进行病毒灭活;
(4)将病毒灭活后的骨粒在盐酸或醋酸中用超声法进行脱矿处理,脱矿处理后的骨粒的剩余含钙量应小于8%;
(5)脱矿后的骨粒用纯化水超声清洗,每小时换水一次,直至清洗液pH为5.8~7.5;
(6)将清洗后的骨粒进行冷冻干燥处理,两层隔菌塑料袋包装,辐照灭菌后备用;
(7)在无菌环境下配制浓度为2.5%-2.9%的透明质酸溶液,并按每毫升透明质酸溶液加入450mg步骤(6)中所述骨粒进行混合。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所述骨粒粒径为:0.3-0.8mm。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具体包括:脱脂时用氯仿/甲醇(1∶1)溶液在室温下浸泡时间至少24小时,所述骨粒同上述溶液的比例为:每克骨材料至少需25mL溶液。
进一步的,步骤(4)中具体包括:脱矿所用为浓度为0.6mol/L的盐酸,常温下超声脱矿至少4小时。
进一步的,步骤(6)中具体包括:辐照灭菌剂量为15~20KGy。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7)中所述透明质酸溶液配置具体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未经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4349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