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汽车电池加热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44205.7 | 申请日: | 2019-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152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李亚伦;郭东旭;欧阳明高;卢兰光;杜玖玉;李建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L58/27 | 分类号: | B60L58/27;H01M10/615;H01M10/6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进京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6 | 代理人: | 赵永辉;哈达 |
地址: | 10008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汽车 电池 加热 方法 | ||
1.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
采用电动汽车驱动系统(200)实现所述电动汽车电池加热方法;
所述电动汽车驱动系统(200)包括驱动电路(100)、与所述驱动电路(100)电连接的电池管理电路(40)以及与所述驱动电路(100)电连接的第一控制器(50);
所述驱动电路(100)包括通过母线连接的供电单元(10)、逆变电路(20)以及三相电机(30);所述供电单元(10)包括三个电池组;所述逆变电路(20)包括三个桥臂;所述逆变电路(20)中的每个桥臂包括两个串联的功率开关器件(211),所述两个串联的功率开关器件(211)分别构成一个桥臂的上桥臂和下桥臂,每一个电池组的正极与一个桥臂的上桥臂母线连接;所述三个电池组的负极共线后,与所述三个桥臂的下桥臂母线连接;所述三相电机(30)的每一相母线连接一个所述桥臂的输出端;
所述电池加热方法包括:
所述电动汽车启动前,通过所述电池管理电路(40)判断所述电动汽车是否需要进行电池加热;
当确认所述电动汽车需要进行电池加热后,通过所述第一控制器(50)控制所述逆变电路(20),以使所述供电单元(10)向所述三相电机(30)充电,所述三相电机(30)存储电量;
当所述三相电机(30)中的电量达到存储阈值后,通过所述第一控制器(50)控制所述逆变电路(20),以使所述三相电机(30)向所述供电单元(10)充电,所述供电单元(10)在充电和放电过程中自身发生极化,从而实现所述供电单元(10)中每个电池组的可控升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确认所述电动汽车需要进行电池加热后,通过所述第一控制器(50)控制所述逆变电路(20),以使所述供电单元(10)向所述三相电机(30)充电,所述三相电机(30)存储电量的步骤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控制器(50)控制所述逆变电路(20)中的至少一个桥臂的上桥臂导通,并控制所述逆变电路(20)剩余桥臂中的至少一个桥臂的下桥臂导通,以使与所述上桥臂导通的桥臂连接的电池组向所述三相电机(30)充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三相电机(30)中的电量达到存储阈值后,通过所述第一控制器(50)控制所述逆变电路(20),以使所述三相电机(30)向所述供电单元(10)充电,所述供电单元(10)在充电和放电过程中自身发生极化,从而实现所述供电单元(10)中每个电池组的可控升温的步骤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控制器(50)控制所述逆变电路(20)中的至少一个桥臂的上桥臂导通,并控制所述逆变电路(20)剩余桥臂中至少一个桥臂的下桥臂导通,以使所述三相电机(30)向与所述上桥臂导通的桥臂连接的电池组充电。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三相电机(30)中的电量达到存储阈值后,通过所述第一控制器(50)控制所述逆变电路(20),以使所述三相电机(30)向所述供电单元(10)充电,所述供电单元(10)在充电和放电过程中自身发生极化,从而实现所述供电单元(10)中每个电池组的可控升温的步骤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控制器(50)控制与放电的电池组连接的桥臂的上桥臂断开,与放电的电池组连接的桥臂的下桥臂导通;
并通过所述第一控制器(50)控制所述逆变电路(20)剩余桥臂中的至少一个桥臂的上桥臂导通,以使所述三相电机(30)向与所述上桥臂导通的桥臂连接的电池组充电。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三相电机(30)中的电量达到存储阈值后,通过所述第一控制器(50)控制所述逆变电路(20),以使所述三相电机(30)向所述供电单元(10)充电,所述供电单元(10)在充电和放电过程中自身发生极化,从而实现所述供电单元(10)中每个电池组的可控升温的步骤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控制器(50)控制与放电的电池组连接的桥臂的上桥臂导通,并通过所述第一控制器(50)控制所述逆变电路(20)剩余桥臂中至少一个桥臂的下桥臂导通,以使所述三相电机(30)向与所述放电的电池组充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4420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