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机动车的护颈装置及护颈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45464.1 | 申请日: | 2019-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107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季鑫;叶茂;孙爽;娜仁图雅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N2/806 | 分类号: | B60N2/806;B60N2/868;B60R16/023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64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头枕 安全距离 调节装置 护颈装置 护颈 椅背 转动 机动车 安全车距 安全性能 追尾事故 控制头 铰接 颈部 预设 座椅 雷达 | ||
1.一种用于机动车的护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单元、调节座椅、调节装置、车尾雷达(7)和头枕雷达(6);
调节座椅包括座椅和头枕(1),头枕(1)与座椅的椅背铰接,调节装置安装在椅背中,并与头枕(1)连接,调节装置用于控制头枕的转动方向;
车尾雷达(7)和头枕雷达(6)分别安装在车尾和头枕(1)处,车尾雷达(7)用于测量两车之间的车距,头枕雷达(6)用于测量乘员头部与头枕(1)的距离;
控制单元分别与车尾雷达(7)、头枕雷达(6)和调节装置连接,控制单元用于接收车尾雷达(7)和头枕雷达(6)检测的距离参数,并与预设的安全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输出调节装置的动作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机动车的护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座椅包括与车架连接的座椅板,座椅板上设置椅背,椅背包括相互铰接的上椅背和下椅背,下椅背的下端与座椅板连接,下椅背的上端与上椅背的下端通过铰接件铰接,头枕(1)设置在上椅背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机动车的护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件分别与上椅背和下椅背的支架连接,并位于支架的一端,该端为靠近乘员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用于机动车的护颈装置,其特征在于,铰接件包括固定销(5-1)和套筒,固定销(5-1)水平安装在下椅背的支架顶部,且位于靠近乘员的一端,套筒套装在固定销(5-1)上,并与上椅背的支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机动车的护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电动推杆(4)和连接杆(3);
所述连接杆(3)设置在椅背的背部,所述连接杆(3)的上端与上椅背活动连接,连接杆(3)的中部与下椅背的上端铰接,电动推杆(4)设置在下椅背中,电动推杆(4)的一端伸出下椅背的背部与连接杆(3)的下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机动车的护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尾雷达(7)和头枕雷达(6)均为超声波雷达。
7.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用于机动车的护颈装置的护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取后车与前车之间的车距;
步骤2,控制单元判断获取的车距是否小于安全车距,当车距小于安全距离时,获取前车乘员头部与头枕(1)的距离;
步骤3,控制单元判断步骤2获取的头部与头枕(1)的距离是否大于安全距离,当获取距离大于安全距离时,电动推杆调整头枕(1)与头部的距离,使头部与头枕(1)的距离小于安全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用于机动车的护颈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和步骤2中通过雷达或测距传感器采集距离参数。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用于机动车的护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头部与头枕(1)的安全距离为5cm。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用于机动车的护颈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当后车与前车的车距大于安全车距时,调整头枕的位置至初始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4546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