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2-氨基丁酸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46388.6 | 申请日: | 2019-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778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30 |
发明(设计)人: | 郭恒华;刘磊;张冬竹;刘树蓬;章晖;田宋魁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13/04 | 分类号: | C12P13/04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氨基 丁酸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酶催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2‑氨基丁酸的制备方法,在底物中加入酶催化剂和酶激活剂,所述底物为苏氨酸和甲酸铵,所述酶催化剂为苏氨酸脱氨酶、亮氨酸脱氢酶和甲酸脱氢酶,所述酶激活剂为磷酸盐。上述制备L‑2‑氨基丁酸的方法,采用磷酸盐作为酶激活剂,与亮氨酸脱氢酶配合使用,将反应的中间产物迅速转化,使三种酶的催化速率相互匹配,提高了酶催化的转化效率,避免了副产物的堆积现象,不仅提高了产物的收率,更加有利于产物的分离提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酶催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2-氨基丁酸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L-2-氨基丁酸是一种非天然手性氨基酸,具有抑制人体神经信息传递、加强葡萄糖磷酸酯酶的活性和促进脑细胞代谢的作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医药中间体,已经广泛应用于药物合成,例如抑菌抗结核药物乙胺丁醇盐酸盐、抗癫痫药物左乙拉西坦和布瓦西坦等。
目前,国内外L-2-氨基丁酸的生产方法分为化学法和生物酶法,化学法是比较经典的方法,主要有化学合成和化学拆分。化学合成主要是以正丁酸和溴为起始原料,经过α卤代反应制得α-溴丁酸,在氨水中合成氨基丁酸,化学拆分法是用手型拆分剂,但是因为使用到昂贵的手型拆分试剂,成本比较高,工业生产不宜采用,而且产生大量的有机废溶剂污染环境。
生物酶法包括微生物发酵法和酶催化转化法,微生物发酵法反应产物成分复杂,分离繁琐,酶催化转化则是一种高选择性反应,从而达到定向转化的目的。
酶催化转化法制备L-2-氨基丁酸主要有两种:一是对消旋的α-氨基丁酸进行酶法拆分制备,主要是用醋酐乙酰化氨基丁酸,然后再用氨基酰化酶进行拆分,反应步骤多,收率偏低;二是以α-羰基丁酸为原料,此法反应底物浓度低,生产成本高。
申请号为201010146920.6,名称为“一种酶法制备L-2-氨基丁酸的方法”的中国专利,其公开的方案是:采用L-苏氨酸为起始原料,首先通过苏氨酸脱氨酶使其转化为2-酮丁酸,然后利用亮氨酸脱氢酶使2-酮丁酸转化生成L-2-氨基丁酸,反应中加入用于辅酶再生的甲酸脱氢酶。这种方法制备L-2-氨基丁酸,以结晶的方式进行产物分离,大大提高了产物纯度,但是却并未涉及到L-2-氨基丁酸的转化率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转化率、低成本且易于工业化大生产的L-2-氨基丁酸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L-2-氨基丁酸的制备方法,在底物中加入酶催化剂和酶激活剂,所述底物为苏氨酸和甲酸铵,所述酶催化剂为苏氨酸脱氨酶、亮氨酸脱氢酶和甲酸脱氢酶,所述酶激活剂为磷酸盐。
上述制备L-2-氨基丁酸的方法,采用磷酸盐作为酶激活剂,与亮氨酸脱氢酶配合使用,将反应的中间产物迅速转化,使三种酶的催化速率相互匹配,提高了酶催化的转化效率,避免了副产物的堆积现象,不仅提高了产物的收率,更加有利于产物的分离提纯。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L-2-氨基丁酸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为:
A)向水中加入苏氨酸和甲酸铵,配制成转化液A;
B)向转化液中加入磷酸盐得溶液B;
C)向溶液B中加入苏氨酸脱氨酶、亮氨酸脱氢酶和甲酸脱氢酶,在(30±5)℃条件下反应16~20h,反应结束后即得L-氨基丁酸溶液。
优选的,苏氨酸与甲酸铵的质量比为2:(1~2)。具体地,苏氨酸和甲酸铵加入后,二者浓度分别为100~200g/L和50~200g/L。合成过程中所用水为自来水,无需对用水作蒸馏或者去离子等处理,因此本发明的方法降低了对反应环境的要求,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投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华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463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