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阿霉素与甘草次酸双药纳米传递系统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47307.4 | 申请日: | 2019-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937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张雪琼;汤明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51 | 分类号: | A61K9/51;A61K47/60;A61K31/704;A61K31/56;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崔友明;李丹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阿霉素 甘草 次酸双药 纳米 传递 系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阿霉素与甘草次酸双药纳米传递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
(1)按照摩尔比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己内酯:二硫代二丙酸:二环己基碳二亚胺:二甲氨基吡啶=1:2:4:4~1:4:4:4,在二甲亚砜中混合,室温条件下搅拌12~24小时,得到分散液A,透析除去有机溶剂及其他杂质,冷冻干燥得到产物A;其中,所述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己内酯分子量为7000~10000,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己内酯与二甲亚砜的比例为0.3~1.5 g:3~5mL;透析是将分散液A装入截留分子量为3.5 kDa的透析袋中,以纯水为外液,透析时间12~24小时,期间更换外液4~6次;
(2)将产物A与二环己基碳二亚胺、二甲氨基吡啶按摩尔比1:3:3~1:4:4溶解于二甲亚砜中,室温搅拌1~2小时,加入阿霉素,避光搅拌12~24小时,得到分散液B,透析除去有机溶剂及其他杂质,冷冻干燥得到高分子前药;
(3)取一定量的高分子前药和甘草次酸溶于有机溶剂中,混合均匀,在搅拌条件下,将混合溶液缓慢滴加到蒸馏水中,持续搅拌,挥去有机溶剂;
(4)将挥发完毕后的溶液离心、收集沉淀,然后预冻、干燥即得阿霉素与甘草次酸双药联用纳米粒粉末。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阿霉素与甘草次酸双药纳米传递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产物A与阿霉素的比例为100~500 mg:20~110 mg,产物A与二甲亚砜的比例为100~500 mg:1~2 mL,透析是将分散液B装入截留分子量为3.5 kDa的透析袋中,以纯水为外液,透析时间24~48小时,期间更换外液8~12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阿霉素与甘草次酸双药纳米传递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高分子前药与甘草次酸质量比6:1~15:1,有机溶剂为丙酮或乙腈,按照每5mg甘草次酸加入200~400 μL有机溶剂,搅拌速度为800~1000 rpm,混合液滴加速度为1~1.5mL/min,按照每5 mg甘草次酸加入到1~2 mL蒸馏水中,持续搅拌时间为10~12小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阿霉素与甘草次酸双药纳米传递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离心机转速为12000~15000 rpm,离心温度为6~10℃,离心时间为20~30min。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阿霉素与甘草次酸双药纳米传递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预冻是在-70至-80℃超低温下预冻12~24小时,干燥为抽真空干燥,干燥时间为12~24小时。
6.一种阿霉素与甘草次酸双药纳米传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递系统是由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任一方法制备而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阿霉素与甘草次酸双药纳米传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递系统是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己内酯与阿霉素通过酯化、酰胺化反应连接,形成了具有氧化还原性的两亲性高分子前药,继而在水溶液中自组装形成负载甘草次酸的纳米粒,即为所述的传递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4730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