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中药中化学成分的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47996.9 | 申请日: | 2019-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280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辛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齐哈尔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06 | 分类号: | G01N30/06;G01N30/88 |
代理公司: | 西安汇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4 | 代理人: | 张伟花 |
地址: | 161006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色谱 联用 测定 中药 化学成分 方法 应用 | ||
1.一种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中药中化学成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混标溶液的制备:
分别称取苯甲酰乌头原碱标准品、苯甲酰新乌头原碱标准品、白术内酯I标准品、白术内酯II标准品、白术内酯III标准品、党参炔苷标准品、甘草苷标准品、甘草素标准品、8-姜酚标准品和10-姜酚标准品,分别加无水乙醇溶解定容,分别得到10个标准品溶液,分别为苯甲酰乌头原碱标准品溶液、苯甲酰新乌头原碱标准品溶液、白术内酯标准品溶液、白术内酯II标准品溶液、白术内酯III标准品溶液、党参炔苷标准品溶液、甘草苷标准品溶液、甘草素标准品溶液、8-姜酚标准品溶液和10-姜酚标准品溶液,分别吸取等体积的各标准品溶液混合均匀后,得到混标溶液;
S2、供试中药溶液的制备:
将中药加入蒸馏水浸泡后,回流提取2次,将两次的提取液合并后,置于温度为70℃的旋转蒸发仪蒸干后,加入无水乙醇超声溶解,定容后,得到供试中药溶液;所述中药中含制附子1g、党参1g、干姜1g、白术1g、和甘草1g;
S3、测定:
将S1得到的混标溶液和S2得到的供试中药溶液按照以下设定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条件下进样:
S301、液相色谱条件:
采用反相 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仪器型号为DionexUltiMate3000UHPLC,粒径为1.9μm的50×2.1mm的HypersilGoldC18色谱柱,柱温为30℃;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条件为:洗脱时间为0min~6mi n时,乙腈占流动相的体积比为25%~80%,洗脱时间为6min~7min时,乙腈占流动相的体积比为80%~95%,洗脱时间为7min~7.5min时,乙腈占流动相的体积比为95%~100%,洗脱时间为7.5min~8.5min时,乙腈占流动相的体积比为100%;流速为0.3mL/min;
S302、质谱条件:
以质谱作为检测器,仪器型号为Q-Exactive-ObitriapMS,离子源为电喷雾离子源;电喷雾的电压为+4.0kV和-3.5kV;扫描模式为正离子扫描和负离子扫描,正离子扫描的扫描范围为200Da~700Da,负离子扫描的扫描范围为200Da~500Da;分辨率为17500,毛细管温度为300℃;鞘气流速为35L/h;S-lens电压为50V;
S4、判断:
设置空白溶剂作为对照,在S301所述液相色谱与S302所述质谱条件下,据色谱保留时间与质谱精确分子量判断供试中药溶液中是否存在相应的化学成分;将S1得到的混标溶液稀释成5个质量浓度梯度,每个化学成分的各质量浓度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分别绘制10个化学成分的标准工作曲线,用标准工作曲线对S2得到的供试中药溶液进行定量,供试中药溶液中化学成分的响应值在仪器检测的线性范围内;S4中所述液相色谱条件下,判断供试中药溶液中是否存在相应的化学成分的方法为:供试中药溶液中出现的色谱保留时间与质谱精确分子量质量色谱峰保留时间与混标溶液一致,允许偏差小于±2.5%;
苯甲酰乌头原碱的线性方程为Y=1.30096×106+2.96711×107X,R2=0.9997,线性范围为0.0534~13.35μg/mL;
苯甲酰新乌头原碱的线性方程为Y=3.23048×106+4.15598×107X,R2=0.9990,线性范围为0.0534~13.35μg/mL;
白术内酯I的线性方程为Y=0.661164×106+4.50195×106X,R2=0.9991,线性范围为0.15~7.5μg/mL;
白术内酯II的线性方程为Y=1.2047×106+1.04983×107X,R2=0.9990,线性范围为0.04~10μg/mL;
白术内酯III的线性方程为Y=0.262776×106+3.44136×106X,R2=0.9997,线性范围为0.0366~9.15μg/mL;
党参炔苷的线性方程为Y=-0.832617×106+1.57023×106X,R2=0.9967,线性范围为0.0434~4.34μg/mL;
甘草苷的线性方程为Y=0.249671×106+4.84318×107X,R2=0.9988,线性范围为0.0534~2.67μg/mL;
甘草素的线性方程为Y=1.75844×107+8.96752×107X,R2=0.9968,线性范围为0.04~10μg/mL;
8-姜酚的线性方程为Y=0.122472×106+0.86701×106X,R2=0.9966,线性范围为0.066~16.5μg/mL;
10-姜酚的线性方程为Y=-0.759044×106+0.466293×106X,R2=0.9999,线性范围为0.0734~18.35μg/mL;
能测定中药中含有的化学成分为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白术内酯I、白术内酯II、白术内酯III、党参炔苷、甘草苷、甘草素、8-姜酚和10-姜酚的含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齐哈尔大学,未经齐齐哈尔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4799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