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自学习的干式双离合器扭矩传递特性优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48008.2 | 申请日: | 2019-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464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田维伟;刘拂晓;李育;高晶;黄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W10/02 | 分类号: | B60W10/02;B60W50/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31201 | 代理人: | 王毓理;王锡麟 |
地址: | 20180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自学习 干式双 离合器 扭矩 传递 特性 优化 方法 | ||
一种基于自学习的干式双离合器扭矩传递特性优化方法,在车辆静态下启动发动机,当发动机扭矩稳定时,通过设定离合器流量阀的恒定电流后将挡位换入要学习的所在轴的最高挡位,然后对离合器压力阀电流进行优化调整以完成自学习,通过记录多次自学习中扭矩与位置的关系,得到该挡位下扭矩传递特性。本发明能够省去手动标定,更加准确可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干式双离合变速器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基于自学习的干式双离 合器扭矩传递特性优化方法。
背景技术
在汽车传动系统中,离合器是直接与发动机相连接的部件,能够保证汽车平稳起步,保 证传动系统换挡时工作平顺,限制传动系统所承受的最大转矩,防止传动系统过载。干式离合 器具有:高效、良好的控制性能,转矩过载保护特性,以及转动惯量相对较小的特征。为了获 得更好的车辆动力稳定性与驾驶的舒适性,需要针对干式双离合变速器的扭矩与位置对应关系 曲线进行学习,其中:离合器由蓄能器中的液压油经过压力阀和流量阀作用于与离合器连接的 液压油缸驱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空白,提出一种基于自学习的干式双离合器扭矩传递特性优 化方法,能够省去手动标定,更加准确可控。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在车辆静态下启动发动机,当发动机扭矩稳定时,通过设定离合器流量阀的恒定 电流后将挡位换入要学习的所在轴的最高挡位,然后对离合器压力阀电流进行优化调整以完成 自学习,通过记录多次自学习中扭矩与位置的关系,得到该挡位下扭矩传递特性。
所述的优化调整是指:先设定离合器的预冲位置L0,对离合器油缸进行预冲,使离合器 接近接合点,再控制离合器位置以结合速率标定值V0的速率进行结合;随着离合器的结合,离 合器传递的扭矩会增大,在增大的同时减小离合器的结合速率,使离合器的结合不至于太快而 导致发动机熄火;当扭矩达到扭矩指定值Trq后,以分离速率标定值V1的速率进行离合器的分 离,当传递扭矩越小,分离越快;当离合器的位置小于分离距离标定值L1后将压力阀的电流置 零。
所述的多次自学习,优选为2次。
所述的预冲位置L0在离合器的kiss point点以下,对应奇数离合器优选为2mm,对应 偶数离合器优选为4mm。
所述的结合速率标定值V0,根据扭矩优选为0.5~0.01mm/s,当扭矩值越大时,该结合 速率相应减小。
所述的分离速率标定值V1,根据扭矩优选为-0.02~-0.5mm/s,当扭矩值越大时,该分 离速率相应增大。
所述的分离距离标定值L1优选为0.5mm。
所述的扭矩指定值Trq优选为15Nm。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现上述方法的系统,包括:信号接收模块、离合器自适应模块、自学 习模块、电磁阀控制模块以及电流输出电流输出模块,其中:信号接收模块与离合器自适应模 块相连并传输离合器实际位置与实际传递的扭矩信息,信号接收模块与自学习模块相连并传输 离合器实际位置与实际传递的扭矩信息,信号接收模块与电磁阀控制模块相连并传输离合器实 际位置信息,离合器自适应模块与自学习模块相连并传输自学习成功标志位信息,自学习模块 与电磁阀控制模块相连并传输离合器目标位置信息,电磁阀控制模块与电流输出模块相连并传 输离合器压力阀电流。
技术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自动控制变速箱的挡位与离合器,并能够学习得到离合器 扭矩与位置的关系曲线,省去手动标定,使整个过程准确可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应用的变速器内部的结构简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480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