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缝洞型油藏注氮气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49418.9 | 申请日: | 2019-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310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刘中云;刘宝增;赵海洋;胡文革;杨利萍;王世洁;任波;王建海;何龙;焦保雷;冯一波;杨映达;魏芳;李亮;李海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16 | 分类号: | E21B43/16;E21B4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吴泳历;丁晨君 |
地址: | 10072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缝洞型 油藏 氮气 设计 方法 | ||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缝洞型油藏注氮气设计方法,包括预测注气压力;所述预测注气压力包括测定地层静压P地层静压,测量井底温度T和计算注气压力P注气压力和气柱压力P气柱压力;所述测量地层静压是指在油井关井后,待压力恢复到稳定状态时,测量油层中部的压力P地层静压;采用式(1)得到预测注气压力。本发明提供一种缝洞型油藏注氮气设计方法,准确的预测注气压力,并且能规范油井注气施工设计,保障现场注气施工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气开采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缝洞型油藏注氮气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塔里木盆地是我国重要的油气盆地,其中溶洞型油藏储量丰富。缝洞型油藏具有六大特征:①储层孔、缝、洞发育,溶洞是主要的储集体空间,碳酸盐岩油藏基质孔隙度<1%,储集空间以溶洞、溶孔和裂缝为主,常认为裂缝和溶孔主要起连通作用,溶洞为主要储集空间,储量占比71%。②非均质性极强,储集空间组合、连通关系多样,受早期岩溶程度差异,以及后期充填、压实垮塌、构造改造影响,储集体形态、大小差异大,空间连通关系多样。③油水关系复杂,由于储集体分布的强非均匀性,储集空间连通关系极为复杂,加之油藏为多期次的充注形成,存在多种油水分布模式,没有统一油水界面。④受深层水体沟通程度影响,不同单元能量差异较大。⑤流动规律呈现管流、空腔流、渗流三种,产能差异大。
溶洞型油井开发一般采用天然能量开发,溶洞型油藏开发具有“高产、递减快”的特征,油井初期产量可达上百吨甚至上千吨,递减快的主要原因为底水上升、暴型水淹。随着开发的深入,暴型水淹成为制约储量动用的开发瓶颈。以塔河缝洞型油藏为例,溶洞型油藏开发,主要基于地震异常体串珠反射,预测缝洞体,进行打井开发。鉴于地震预测与打井具有一定误差,导致油井不能精确地打到溶洞的顶部。油井暴型水淹后,单井井周存在大量的“阁楼油”,2012以来,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大力发展了单井注氮气提高采收率技术,取得了显著的增油效果。
尽管缝洞型油藏注氮气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是没有形成缝洞型油藏注氮气系统的设计方法,容易产生施工安全问题,造成爆炸等严重危及施工人员安全的事故,同时,现有的注气压力预测通常采用软件直接测算,存在偏小的问题,设计注气压力偏小,造成设备参数的设计不足,影响后期采油安全性,因此急需一种更加简便准确的方法来预测注气压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缝洞型油藏注氮气设计方法,准确的预测注气压力,并且能规范油井注气施工设计,保障现场注气施工安全。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缝洞型油藏注氮气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预测注气压力;
所述预测注气压力包括测定地层静压P地层静压,测量井底温度T和计算注气压力P注气压力和气柱压力P气柱压力;
所述测量地层静压是指在油井关井后,待压力恢复到稳定状态时,测量油层中部的压力P地层静压;
采用式(1)得到预测注气压力:
其中,P启动压力为注气设备出口至井口之间管线消耗的压力,取经验值0.5~2MPa;P注气压差为注气井井底压力与地层压力的差值,取经验值0.7~1.5MPa;P摩阻是指氮气在管柱中流动的摩阻,取经验值1.4~5.6MPa;ρ井口气体密度是在井口压力、温度条件下的井口气体密度值,取经验值0.33g/cm3;P气柱压力为氮气静气柱压力;h为垂直油管高度;g是重力常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4941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适应控制筛管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储层动用均衡的注水井治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