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蒸镀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52176.9 | 申请日: | 2019-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293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刘昕;江社明;仲海峰;习中革;李远鹏;张杰;邱肖盼;张子月;张启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冶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钢研新冶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14/24 | 分类号: | C23C14/24;C23C14/5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6 | 代理人: | 丛洪杰;和欢庆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蒸镀装置及方法,属于真空蒸镀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蒸镀材料利用率低、镀层附着力小以及无法精确控制膜厚的问题。蒸镀装置,包括蒸镀腔、熔融单元、蒸气输送单元和喷射单元,从熔融腔至喷射腔方向,蒸气腔的横截面面积逐渐减小;喷嘴设有开口大小可调节的喷气口,喷气口用于向试样镀膜;蒸气腔顶部的横截面面积大于喷气口处的横截面面积。蒸镀方法包括:将待镀试样固定在第一移动部底部,根据待镀试样宽度调整喷气口长度;抽真空,设置移动部的移动速度;加热蒸镀材料;蒸镀;取出试样。本发明实现了对蒸镀材料的高效利用,并且提高了镀膜的致密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真空蒸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蒸镀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真空蒸镀技术是在真空环境中加热坩埚中的蒸镀材料,使之汽化、蒸发或升华至真空环境中,到达并沉积在基板表面,形成镀层。有的在坩埚上方设置蒸发孔,蒸镀材料蒸气通过蒸发孔逸出在试样表面凝聚,形成稳定膜层。
然而,有蒸发孔时,由于蒸气经过蒸发孔时,部分蒸气附着在温度相对较低的孔壁上,不断沉积并长厚,进而堵塞蒸发孔,若蒸发孔部分堵塞则导致成膜厚度不均匀,若完全堵塞则不能继续成膜。
无蒸发孔时,蒸镀材料成为蒸气后,呈散发状,试样表面及四周腔壁同时无差别沉积蒸镀材料,造成蒸镀材料的大量浪费,利用率很低,而且由于蒸气沉积速率较小镀层附着力相对较小。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蒸镀装置及方法,用以解决现有蒸镀材料利用率低、镀层附着力小以及无法精确控制膜厚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蒸镀装置,包括蒸镀腔、熔融单元、蒸气输送单元和喷射单元,所述熔融单元通过所述蒸气输送单元和所述喷射单元连接;
所述熔融单元包括熔融腔,所述蒸气输送单元包括蒸气腔,所述蒸气输送单元包括蒸气腔,所述喷射单元包括喷射腔和喷嘴;
从所述熔融腔至所述喷射腔方向,所述蒸气腔的横截面面积逐渐减小;
所述喷嘴设有开口大小可调节的喷气口,所述喷气口用于向试样镀膜;所述蒸气腔顶部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所述喷气口处的横截面面积;
所述试样在蒸镀腔内完成镀膜。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做了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熔融单元中,熔融容器、加热部和保温层由内至外依次设置;所述蒸气输送单元中,蒸气通道、加热部和保温层由内至外依次设置;所述喷射单元中,喷嘴、加热部和保温层内至外依次设置。
进一步,在所述喷气口和所述试样之间设有用于检测膜厚的膜厚仪。
进一步,还包括设于所述喷气口上方的第一移动部,所述试样固定在所述第一移动部的下表面。
进一步,所述第一移动部设有预热试样的加热部。
进一步,还包括设于所述熔融单元下方的第二移动部,所述熔融单元、所述蒸气输送单元和所述喷射单元置于所述第二移动部上。
进一步,所述熔融腔和所述蒸气腔均设有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所述喷射单元与试样之间设有挡板。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蒸镀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待镀试样固定在第一移动部底部,待镀面朝下,调整喷气口与待镀试样表面的距离,根据待镀试样宽度调整喷气口长度;
步骤2:蒸镀腔抽真空,设置第一移动部或第二移动部的移动速度;
步骤3:将熔融容器内蒸镀材料加热至设定温度,加热蒸气通道和喷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冶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钢研新冶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新冶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钢研新冶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521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蒸发镀膜材料NbO2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蒸镀坩埚支撑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